四、牵线搭桥,指点迷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沟壑”,这时就需要教师搭桥,就是帮助学生扫除障碍、理顺关系、解决难题,搭好了桥,教师是抱着学生过桥,是扶着过桥,还是领着过桥,还是让学生自己过桥?这就要选择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各班学生基础不同,高低不齐,该抱的抱,该领的领。学生过桥,教师最好“下水”,站在桥边保护学生。如:我们在结合案例,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犯罪时,教师最起码要知道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否则就很难正确地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与其教会学生,不如教会学生会学。让学生从“我学会了”走上“我会学了”之路,就需要老师指点迷津,交给方法,让其善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自主学习法。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再如;研究学习法。一般指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特别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五、加强交流,面向全体
教育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感情投资。如:微笑教学,用诚恳而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谈心,拉近距离;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后近生与优秀生,采用“无斥责”教育,多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上课开小差,打瞌睡,老师尽量做到不伤害其自尊,从而打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布置作业上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有层次性,批改时“太差”、“不认真”、“重做”等词尽量不用,而改换成交谈式批语,如此易于学生接受,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收到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如: 06年初一时我班分来一个“无药可救”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是出了名的“调皮大王”,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课上教育,课下交谈,后来发现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只要有闪光的地方就在全班进行表扬,根据其特长让他担任班体育委员,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中多次得奖,经多方三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以较好的成绩考取了普通高中。我们的教学不能使一个学生掉队,就需要进行补课,辅导和个别帮助,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总之,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演员,教师只能是导演。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要给足学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在“动”的过程中使他们的认知水平,技能,知识素养,品德情趣以及社会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思想政治课要变“讲堂”为“学堂”(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