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人会说,过分强调记叙文的真实性,会影响和削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和虚构,不必过分强调记叙文的真实性。这种看法把强调记叙文的真实性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为地对立起来,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强调真实性,就是要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它涉及到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而其他文体的写作,如文艺性散文、童话、故事、小说等,则完全允许、并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虚构,来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天才。就是讲究真实性的记叙文而言,也需要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如在文体的选择、结构的安排、风格的突现、语言的雕凿、形式的美化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而决非只有内容的虚构才算创造性。后者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记叙文讲求真实,但小说、戏剧中也讲求所谓的"真实"。这两者是完全不同本质的两种真实。前者是一种社会真实,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的吴吉昌,我们可以写信和打电话去山西闻喜县涑阳大队同它进行联系。而后者则是一种艺术真实,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生活中并无此人,而是综合了许多不同人的特点艺术概括而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要比记叙文中的真实更具典型性、概括性,因而更真实、更富于文学价值。
二、 关于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的关系
??记叙中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是相对而言的,很难截然区分。
??所谓客观叙述,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思想、倾向等没有明显的流露,就像是一种照相式的描述。
??而主观叙述,则明显地表示出作者的情感色彩、思想观点、鲜明倾向。
??这仅仅是从形式上看而已。实际上所谓的客观叙述是不存在的,任何的叙述都属于主观叙述,只不过是这种主观性体现的强弱不同而已。就说是照相式的描述,那么站在那一个角度和方位去拍,用什么光圈和速度,都充满着明显的个性化选择和处理。就是要排除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说明文来说,也决不是纯客观的。
??大家知道,任何物体进入人的视觉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决不可能如实映照,用绘画的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透视效果。越近的东西在画面上就越大,越远的在画面上就越小,甚至于消失于一个点上。可见,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不是绝对的。这个认识对于我们体会、发掘叙述内容的深层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三、关于记叙文的五要素
??记叙文的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如果把因果分开,则可称六要素。它也称"五W",即与它相对的英文词汇是时间--when、地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记叙类文体写作(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