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身不是万能的。无论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都有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对这种违反纪律的学生的教育和处理是非常头疼的事情。虽然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但有的仍屡教不改。
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大声斥责,或者喊家长来学校批评等等原始的方法效果并不大,很多学生家长面前一套,老师面前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很多人都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敢。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人的话,会发现他们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是通过捣蛋引起老师注意,或者引起家长的注意;有的是碰到挫折后没有人正确引导走出来,而越陷越深;还有的同学会说,我不想这样的,就是控制不住……这些都是心理问题。那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出现,运用多种心理辅导技巧,比如说倾听、共情等等,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何扮演好这个“知心姐姐”的角色呢?在今年暑假的“心理辅导员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对我在班主任角色转变的这一方面有很大帮助。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好的工作方法。在以前的工作中,对于学生调皮打架,不爱做作业,厌学,迟到等现象,在处理时,方法简单,还是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原因是分析欠缺深入,处理时缺乏技巧。
在“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教材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年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发现一个叫王友的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并要求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当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在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敢于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啊。”这时王友哭了,后悔地说:“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对这个打架的孩子,陶行知没有批评训斥,也没有逼其就范,而是用四块糖奖励他的诚实、正直等优点。这样从优点入手,扬长避短,变罚为奖,受到了理想的效果,在心理辅导上叫做正面强化。要做到这样,首先老师必须做到对学生尊重、接纳、宽容,对学生多关心、帮助、谅解和鼓励。
陶行知先生知道这个孩子犯了错被老师抓住心里肯定很害怕,可能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一连串的狡辩的话,如果老师跟学生正面“交火”,那无疑是很不明智的。所以他就在心理上先让学生放下戒备,然后在看似表扬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错误,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新时期班主任应该学会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灵活运用学到的好方法,擦亮眼睛,去用心接纳,去仔细倾听,去努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共情,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解除学习、生活、成长当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相信,只有用科学的头脑去分析事物,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做他们的“知心姐姐”。用年轻的心灵去贴近学生生活,用温暖的大手去引导他们走出困惑,才能真正地成为孩子们心灵旅途上的明灯,才能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五彩的心桥,使新世纪的孩子们真正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发展,我们老师的观念就更要走在学生前面,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发现、培养更多、更健康、更优秀的人才,就必须转变我们原来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并且不断充实完善该角色,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班主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班级里到底谁说了算(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