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决议》,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宪法草案的讨论,全国有几亿人参加。在时间上,这次讨论比1954年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还延长了一个月。规模之大,群众热情之高,十分感人。5可见,1982年宪法修改前后,民众在积极参与宪法草案讨论过程中深切感悟了宪法精神,恢复并提升了宪法意识。
三、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公民宪法意识的演变
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以后,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民众的宪法意识逐步得以强化,而如何深入考察公民宪法意识的深层结构成为宪法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早在1985年,就有学者提出:我们在宪法学的研究中,大都停留在对宪法的静态研究阶段,注重对宪法条文本身的诠释、阐发,忽视研究宪法制定以后在实际中的作用和发展;重视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对此,该学者曾于1985年3月4日到3月18日,在北京5个区县和14个单位进行了公民宪法意识的问卷调查,为较科学、全面地了解我国宪法实施状况和公民的宪法意识提供了可贵的一手资料。1
基于公民宪法意识在宪法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分别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进行了三次关于公民宪法意识的调查,通过2012年调查的数据与2002年和2007年两次数据的对比,2可以直观地考察十年来中国公民宪法意识变化的总体情况,并通过分析公民宪法意识变迁背后所潜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探讨法治国家建设的未来图景。
(一)2012年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从2011年11月开始着手准备,调查区域涉及北京、河北、湖北、重庆、新疆、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地。截至2012年5月,共收回有效问卷638份。在问卷数据的整理过程中,我们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本次问卷调查3中,被调查对象有六成处于20岁到30岁之间,在文化程度上以高中、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为主。在地域上,被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大中小城市;在职业构成上,被调查对象涵盖了学生、公务员、教师、律师、个体私营者等社会群体,其中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1.公民的宪法知识
(1)宪法的制定与修改
题一,您知道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78年(9%)B.1982年(49%)C.1988年(14%)
D.1993年(5%)E.不清楚(23%)
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民众知道现行宪法的颁布时间,但仍有一半以上的民众对宪法的颁布漠不关心或无从了解。
题二,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以来,您知道共进行过几次修改?()
A.一次(1%)B.二次(11%)C.三次(15%)
D.四次(48%)E.没有修改(1%)F.不清楚(24%)
宪法的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该题意在了解民众对宪法修改的关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的民众知道宪法经过了四次修改,仍有一半以上的民众对于宪法修改情况回答不正确或不清楚。
题三,您是否知道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写入宪法的时间?()
A.1982年(19%)B.1988年(20%)C.1993年(19%)
D.1999年(5%)E.不清楚(37%)
该题意在考察民众对于关系其日常生活的宪法修改问题的关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民众认为,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是在1988年写入宪法的,有80%的民众回答不正确或不清楚。
(2)公民基本权利
题一,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定年龄是?()
A.16周岁(14%)B.18周岁(79%)C.20周岁(2%)D.22周岁(1%)E.不清楚(4%)
该题意在考察公民对于选举的熟悉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9%的民众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有21%的民众回答不正确或不清楚。
题二,您认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A.著作权(6%)B.债权(3%)C.平等权(78%)
D.专利权(7%)E.不清楚(6%)
该题意在考察民众对于平等权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民众作出了正确选择,有16%的民众选择了著作权、债权或专利权。
(3)国家机构
您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什么机关?()
A.审判机关(1%)B.检察机关(4%)C.行政机关(15%)
D.权力机关(47%)E.立法机关(28%)F.不清楚(5%)
该题意在考察公民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民众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28%的民众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2.公民的宪法理念
(1)宪法的本质
题一,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中,您同意哪几种?(可多选)
A.宪法是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并保护公民权利的法(80%)
B.执政党要服从宪法,不能有超越宪法的权力(82%)
C.宪法必须进入诉讼领域,成为法院判案的依据(40%)
D.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中的“法”,指的首先是宪法,其次才是一般的法律(75%)
选项A意在考察公民对于现行宪法本质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民众认为宪法是用来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并保护公民权利的法。
选项B意在考察公民对于执政党与宪法关系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被调查者认为执政党要服从宪法,不能有超越宪法的权力。这说明,多数民众对于执政党与宪法之间的关系认识比较准确。
在我国,对于宪法能否进入诉讼,学界争议较大。1选项C意在考察民众对于宪法进入诉讼的认同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宪法必须进入诉讼领域,成为法院判案的依据。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5条。选项D意在考察民众对于宪法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中地位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中的“法”,指的首先是宪法,其次才是普通法律。可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的理念已成为民众的普遍共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中国社会变迁六十年的公民宪法意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