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法律实证属性研究的论文(共2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是有这么一句俗话说的好吗,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规范,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没有法律必然会天下大乱。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法律毕业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


  柯达(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基于降低纸币发行流通成本、增强支付清算效率等需要,我国已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与试验工作。为增强立法前瞻性与合理性,需要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这一基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模式角度,对其私法与公法属性及相应立法设想分别进行论述。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与现有法定货币具有相同的私法属性,一般情况下适用“占有即所有”所有权流转规则,同时从技术层面弥补了该规则的缺憾,据此应进一步明确其物权客体属性、物权流转效力以及具体流转规则。另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具有特殊的公法属性,即具有受限的法偿性和较强的身份性,据此应当明确其法偿范围与法偿限额,并对特定主体使用货币流通信息作出规范。


  关键词:法定数字货币;法定货币;数字货币;区块链;货币法


  引言


  法定数字货币又称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①,是指由中央银行或其授权的商业银行发行、以区块链等技术为依托,并以数字化信息形式存在的法偿货币[1]。国际清算银行(BIS)依据使用范围与技术基础的不同,将法定数字货币分为零售代币型、零售账户型、批量代币型以及批量账户型数字货币[2]。法定数字货币的本质依然是法定货币,其可履行由法律保障的计价工具与价值贮藏功能,并能被域内民众所普遍接受[3]。理想状态下,法定数字货币具有不可伪造、可追踪性、匿名性等特点,是“管控中心化、技术架构分布式”形式的法定货币[4]。近年来,部分国家为了实现减少现金流通、通过区块链技术增强本国法定货币支付清算系统的效率、提升本国数字经济的竞争力以及减少私人数字货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等目标,开始论证与试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可行性[5]。2018年2月,委内瑞拉发行本国数字货币“石油币”(Petro),成为世界上首个由政府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国已在特定范围内研究与试验法定数字货币[6]。基于降低纸币发行流通成本、增强经济活动的便捷与透明度以及提升央行货币调控水平,我国已于2016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致力于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等问题[7]。2017年1月,央行启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决定使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应用场景,并借助数字票据交易平台验证区块链技术。按照现有设计思路,我国将采用区块链、可信可控云计算、安全芯片等多种技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发行模式,并利用法定数字货币逐步替代实物现金[8]。


  目前,国内外尚无已施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规范,但在现有法定货币方面已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法律体系,并在采用区块链技术的私人数字货币方面已进行了诸多监管实践。学界已就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发行流通模式、账户实名、货币反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现有法律需要在货币的法偿性、发行流通等方面进行重构革新。但针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这一货币法根本问题,学界仍未进行深入探讨。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制度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以保障相关民商事交易的顺利进行以及监管部门进行监管与调控的合法性、有效性,并维护民众对法定数字货币这一新型信用工具的信心[9]。虽然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仍处于研究与试运行阶段,尚未全面发行流通,但为了能给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立法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建议,减少法律的滞后性、增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在其未发行流通阶段便开始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法定数字货币相较于现有法定货币在发行与流通方面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法定数字货币的私法属性与公法属性,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初步设想。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特征


  法定数字货币实质为电子法币与实物现金的一体化,是完全数字化的现金法币。在发行与流通环节,法定数字货币体现了不同于现金法币以及存款法币、第三方支付等法币支付工具的诸多特点,同时也决定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不同于现有法定货币,因此论述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应当先明确其发行与流通特征。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特征


  1.二元中心化发行机制


  法定数字货币可采用一元或二元货币中心化发行机制。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由中央银行发行,不存在类似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②发行机制以及相应的货币总量限制[10]。在中心化发行的前提下,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有二元发行(又称“分层投放”)与一元发行(又称“单层投放”)两种模式③。出于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优势,并分散央行直接发行所致技术与系统性风险的需要,我国目前计划采用与现有法定货币发行相似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发行机制。首先,中央银行依托区块链等技术创造一定数额的法定数字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将其保存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库即央行存储数字货币的私有云空间,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基金[4];其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货币发行方式,将数字货币从发行库中电子传送至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业务库即商业银行存在数字货币的私有云空间[11];最后,商业银行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相关金融业务,将法定数字货币投放于社会公众使用。


  2.电子钱包存储机制


  作为一种电子形态存在的现金法币,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需要有相应的存储设备作为支撑。法定数字货币既可基于“代币”(token)/“价值”(value)而存在,也可基于“账户”(account)而存在,基于代币或价值的数字货币一般存储于电子钱包中,而基于账户的数字货币则存储于银行账户之中[2]。如采用一元发行模式,则由中央银行向社会公众提供账户或电子钱包服务,央行负责数字货币账户或电子钱包的开设以及数字货币的保管;如采用二元发行模式,则由各商业银行提供账户或电子钱包开设与货币保管的服务。目前,我国央行计划采取“账户松耦合”模式,即在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基础上,在银行账户中引入数字货币钱包属性,使得一个银行账户同时可管理存款货币与数字货币[12]。用户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开设带有数字货币钱包功能的银行账户,并通过现金或存款形式向该银行申请兑换等额的数字货币,将其存入用户的电子钱包,其性质仍为现金。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化人民币即存款货币的区别在于存储于电子钱包中的数字货币属于现金,实质为央行的负债,因此用户在电子钱包中拥有的数字货币无法获得利息;除了特定国家机关之外,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任何单位与个人不仅无权也无法擅自动用钱包中的数字货币,这些货币也不被列为商业银行的破产清算财产[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关于法律实证属性研究的论文(共2篇)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法律实证属性研究的论文(共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faxue/12229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