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目录
序言: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一、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二)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
二、发展任务
(一)德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学前教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
(三)义务教育:开创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新局面
(四)普通高中教育:推动优质、多样、特色发展
(五)职业教育:构建发展型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六)高等教育:以高教强省建设为载体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七)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八)民族教育:促进民族人才成长和民族团结进步
(九)特殊教育:为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三、体制改革
(一)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树立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正确导向
(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
(四)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公益原则,提高办学效益
(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公共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保障经费投入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四)推进依法治教
(五)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规划纲要。
序言: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承担着神圣的历史责任,寄托着每个家庭的美好期盼。强省必先强教。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发展战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实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渐趋完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进入以标准化建设为主要载体全面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发展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高教强省建设初见成效。教育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后10年,是黑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带来的新挑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要求,我省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加迫切需要人才和科技的支撑。
虽然全省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强烈期盼。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依然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区域、城乡、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教育依然薄弱;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继续教育比较薄弱,终身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还需优
化,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办学活力亟须增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上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
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以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名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关注社会各类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为每个受教育者成长、成才、发展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教育必须坚持为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服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方面的作用,以人才培养为主线,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创业人才,努力使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科学研究与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相适应,全面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主动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更加关注人力资源开发,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教人才强省富省之路。教育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为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为人的终身发展和龙江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一、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⒈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教育整体功能,为实施国家战略,推动“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⒉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育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各类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改革创新。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各地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