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居住用地4.85km2,占居住用地的20%,主要为铁南矿区居住区、新邱区居住区及新发展的工业与住宅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分布
规划居住用地采用紧凑、连片、组团式规划结构,通过自然界线、铁路、道路划分为六个区。
(1)主城区 ①中心区:规划居住用地约7.97km2。新建、改造的用地为一类居住用地。其余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设置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化用地,形成高质量的生活区。 ②细河南分区:规划居住用地约2.67km2,现状有铁路住宅区、矿区住宅区、电厂住宅区、太平区住宅区四部分组成。依托厂矿和铁路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修缮,重点提高原有居住用地的设施配套水平和环境质量, 为二类居住用地。 ③铁南矿区:规划居住用地约3.76km2,现状以平安矿、 五龙矿、海州矿、高德矿和大部分私房等组成,这些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简易平房,房屋破损严重,透风漏雨,严重影响职工生产和生活,由于周围是采煤区,交通不便,以三类居住用地为主,二类居住用地为辅。在今后改造过程中,应探明地质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改造。 ④四合分区:新规划居住用地6.27km2,由六家子、四合、开发区三部分组成。规划这一地区安排大量工业用地,结合工业的开发和利用及配套建设, 按二类居住用地进行规划改建,以形成较高质量职工住宅区。
(2)新邱区:在规划期内主要改造曲安路东西侧和海新南线居住区, 规划期内居住总用地2.38km2。住宅建设向小区级发展,层数在五层以下, 以三类居住用地为主。
(3)清河门区:规划居住用地1.21km2,其中新规划居住用地0.21km2。按二类居住用地考虑,以形成较高质量的职工住宅区。
(五)煤矿沉陷区住宅用地规划
近年来,阜新矿区采煤沉陷问题愈来愈严重,据初步调查,阜新共有采煤沉陷区13处,面积约101.38平方公里。其中:工人村3.28平方公里、五龙12.76平方公里、东梁11.51平方公里、煤海5.87平方公里、高德4.75平方公里、孙家湾1.75平方公里、长哈达1.36平方公里、韩家店16.88平方公里、新邱中部7.85平方公里、新邱南部5.57平方公里、新邱八坑1.42平方公里、清河门19.39平方公里、艾友8.99平方公里。13个沉陷区共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居民住宅28733户,受灾人数78486人,受灾住宅面积147.2万平方米,其中,受损严重无法继续居住的有7560户,受损比较严重的住宅有9215户,受损轻微的住宅有8377户,还有3581户目前没有受到影响。
规划到2005年底完成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总投资118000万元,新建住宅小区13个,建筑面积90.33万平方米,搬迁居民15028户。新建住宅小区为:海州区的平安西部小区;太平区的煤海小区;新邱区的长新小区、长营子小区;清河门区的清河
41
门小区、乌龙坝小区及河西乡小区等。同时,规划要求在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的详细规划中,必须按照万户左右居民设一处公安派出所的原则,作出具体的用地安排。派出所的选址应当位置适中,对外交通方便,车辆出入通畅,并留有一定的内部停车场地。 五、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一)现状
2000年末,阜新市区共有公共设施用地709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10.92%,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1.23m2/人。
主城区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华路、解放大街、大众路、矿工大街、红树广场、红树路、高孙路一带;新邱区主要在新邱大街、新发路;清河门区在新昌路、昌盛广场一带。
现有公共设施分布较分散,难以发挥中心聚集功能。本规划按“拓展空间、建改并举、提高品位”的原则,对现有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进行改造、调整,将主城区建设成集行政、文化、商业、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中心。建设多层次的公共服务系统,形成主次分明,级配合理的公共设施网络体系。
规划期末公共设施用地10.53k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45%,人均12.70m2/人。 (二)规划目标
1、从城市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城市总体发展前景,规划在主城区建设市级商务中心,市级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在细河南分区、新邱区、清河门区修建区级综合服务中心。
2、新开发的居住区,要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依据,按照居住人口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三)行政办公用地
1、市级行政办公用地:即市政府及其所属机关。规划以现有市委市政府为核心,各委办局以及企事业单位在中华路东段一带,形成市级行政办公管理机构。 2、区级行政办公用地:规划新邱区的新邱大街、太平区的红树路、清河门区的清河大街两侧布置行政办公用地。
3、非市属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迎宾大街两侧建设。 (四)商业金融用地
1、以解放大街、新华路、大众路、东市路组成市级商务中心,主要发展商业、金融、贸易、信息业,建设大型商务中心。
2、完善配套各项专业市场,规划在沈阜公路出口处,新建果菜批发市场,占地50000平方米;在阜锦高速公路出口处安排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占地50000平方米;在华东镇安排高科技农产品交易中心,占地20000平方米;在开发区迎宾大街安排高新技术农业产品会展交易中心,占地20000平方米;在解放大街北液压件厂处安排综合商场,占地5000平方米;在矿山机械厂北安排市东北部农贸市场,占地2000平方米;在新渠路建农贸市场,占地2000平方米;在河北小区内安排河北农贸市场,占地2000平方米;在战备车队院内安排市北傢俱装饰材料市场,占地20000平方米;在四合大桥北九营子河西侧安排四合宠物市场,占地3000平方米;在华东镇安排华东农机车辆交
42
易市场,占地5000平方米;在东市路五交化公司院内安排东市傢俱市场。改扩建西山商店,站前海州商场。
新邱区,新建新邱北部鑫吉综合市场。将新发屯贸易市场、新发路轻工市场、影院商场改建成全封闭市场。
清河门区,在清河大街西侧,新昌路东段清盛街附近,各建封闭市场一处;在新平路建贸易城一处,将站前市场,贸易中心市场改建为封闭市场。
规划期内主城区中心区全部取消马路市场,其它地区有条件的也要退路进厅经营。 (五)文化娱乐用地
1、街心广场为城市主要休闲娱乐广场,规划以街心广场为中心,将四周建设成市级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在四合路与北环路交叉口处,建一处休闲娱乐广场,形成四合分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2、规划将阜新影院改建为阜新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建筑规模为4000平方米。 3、规划在市图书馆院内建设一座1500平方米的少儿图书馆。 4、规划在东出口处建市级博物馆。
5、规划在太平区啤酒厂西建文化休闲广场。
6、在新邱、清河门区域内各修建综合文化娱乐场所一处。 (六)体育用地
1、我市是篮球之乡,要积极发展篮球事业全民健身,规划将阜新剧院、市体育馆改建为体育健身康乐中心,建筑规模13500平方米。体育设施以满足全民健身 为 宗旨。
2、规划以现体育场为基础,逐步发展为集办公、训练、活动为一体的体育训练基地。
3、规划在现体育中专西北建占地30公顷的市级体育中心,主要为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
(七)医疗卫生用地
1、规划重点加强专科医院建设,以完成医疗体系配套工作,解决市民看病难的问题。规划期末新、扩建肿瘤医院、职业病医院、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康复医院。
2、扩建阜新市第四人民医院。 (八)教育科研用地
1、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规划将矿山机械厂西侧,辽宁有线电一厂厂区及其北部地块,改为高等学校用地,建设阜新大学城。
2、扩建阜新市高等专科学校,占用原第十六中学教学楼及校园并增加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将第十六中学迁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5公顷。形成阜新市文化教育中心。
3、在开发区规划建设应用科学研究院,建立应用科学试验区。 六、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一)城市工业用地规划 1、现状
43
现状工业用地10.12km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5.58%, 人均工业用地面积 16.13m2/人。主城区工业区主要集中于以电子、轻纺、机械为主的市北工业区,以建材、化工为主的西阜新工业区,以煤电为主的铁南工业区,此外还有大量散乱分布于旧城中心区内的小型工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旧区中工业用地布局混乱,工业与居住用地混杂, 严重影响居住生活环境,如玉器厂、塑料厂、制酒厂、制鞋厂、冶金备件厂、液压件厂、精密齿轮厂、制药厂等几十家企业。
(2)一些工厂选址不当,对城市发展制约较大,如机床一厂、 灯泡厂、玛瑙玉器厂、电池厂、塑料制品二厂、发电厂、造纸厂等。
(3)工业污染严重,各类厂家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水平低, 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如发电厂、梅雪啤酒集团公司、造纸厂等。 2、城市工业用地布局原则
(1)采用相对集中的布局,有利于专业化协作,节约用地和建设投资, 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工业用地的调整与选择,应综合考虑城市居住生活用地和中心区布局。 按照“净化城市、优化结构”的原则,将影响城市中心区的原有工业,搬迁至城市的外围,减少对中心区的环境影响。将规模小、效益差的工业, 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转换,采用关、停、并、转、迁等方式进行调整。
3、城市工业用地布局
规划期末市区工业用地面积为12.99km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6.59%,人均工业用地面积15.67m2/人。
确定逐步搬迁污染较大的工厂主要有玉器厂、冶金备件厂、液压件厂、塑料厂等。 规划全市形成七个工业区:
(1)市北工业区:位于八一路以北,海州街以东,北环路以南,毛条厂、 热电厂以西,现有工业用地0.9km2。主要以阜新橡胶集团公司、电力电子集团公司、轻纺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半导体模块、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市话电缆等电子工业;轻型传动运输带、防火装饰板、高级雨帆布等橡胶工业;以棉纺织和毛纺织两大系列产品为主,逐步建成轻纺、橡胶生产基地。该区位于市中心区,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占地面积0.99km2。
(2)西南化工区:位于玻璃园路和化工街以西,以阜玻璃、阜特化为支柱企业,重点建设玻璃园工业区,发展玻璃制品工业。阜特化重点发展硝基三氟甲苯系列产品、芳香族氟化物。控制含剧毒产品,占地面积1.21km2,以三类工业用地为主。 (3)铁南工业区:位于新义铁路以南的地区,主要为厂矿区配套的企业, 目前矿区萎缩,规划对矿区内非煤炭工业用地保留现状,不再扩大用地规模,以二类工业为主,占地面积1.63km2。矿属新开发工业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严禁在采空区乱建。对现有的矿区厂址、弃置地、采空区近期可安排畜牧、种植业及林果业等非工业用地。
44
(4)西北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位于原四合镇和西苑开发区之中, 规划做为新发展工业用地。西北工业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同时建设现代技术工业产品和电子工业产品的企业,重点发展微机控制现代化工业电源、小型程控交换机生产、LPG 汽车转换装置、通讯光纤电缆等主要产品。为阜新市建成全国化工、电子城提供可靠保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翻译片电子工程、环保工程、生态工程等现代技术产业为主。全区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适当考虑一类工业用地,占地面积4.44km2。
(5)伊吗图化工区:该化工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乡境内,有自备水源和铁路专用线,与锦阜公路毗邻,目前占地19.8万平方米,规划利用原化工区的基础设施,扩大用地20公顷,安排新的化工项目,以解决就业问题。
(6)新邱北部工业区:位于阜彰公路南侧,总用地0.39km2,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另外,对新邱矿原有企业用地,可利用厂址作地方工业发展用地。
(7)清河门工业区:位于清盛街东部,靠近汤头河,处于城市下风向, 可开发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占地面积0.17km2。 (二)城市仓储用地规划 1、现状
我市大型油库已建在东梁和米家窝堡,大型火药危险品库建在大巴沟北,商品储备库建立在郊区四合镇北山和东阜新车站附近,木材仓库在新邱,原棉库区在城 区东北,这些仓库布局基本合理。建成区内仓储用地为230公顷, 多数集中在细河以南,国铁以北之间一带,另外尚有一些企业自管仓储。
目前阜新市的仓储用地比较充足,已出现仓储用地改造为居住用地现象。一些零散堆场和小型仓库管理较为混乱,设施条件较差。 2、仓储用地布局
规划仓储用地3.15km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4.02%,人均仓储用地面积3.80m2/人。结合市区用地功能、交通条件、建筑质量等因素,规划布局如下: (1)保留沿振兴路两侧的仓储区,占地面积0.89km2,不再扩大。
(2)对现有阜新海州粮库和清河门区粮库增加仓容,分别增加5万吨和10万吨。
(3)在开发区东部,结合工业的发展,安排一处仓储用地,主要为工业区服务,以储备生产原料和物资为主,占地面积0.25km2。
(4)在中华路西段以南,细河以北,结合现代技术产业区的发展, 规划一处仓储用地,占地面积0.31km2。
(5)新邱仓储用地,在保留原有仓储用地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区的发展, 规划一处仓储用地,占地面积0.16km2。
(6)在清河门区新昌路东段南侧新安排一处仓储用地,占地0.2km2。 七、城市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一)城市绿地规划 1、现状及存在问题
4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1规划说明书 - 图文(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