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1规划说明书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期限和编制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1、从全省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出发,落实经济转型规划与各项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煤炭生产与城市建设的关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2、从区域角度出发,明确城镇区域地位与职能,根据全市城镇现状特点和现有基础,合理组织市域城镇体系。

3、体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特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及发展规模,进行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强调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有空间。

4、注重市场经济下城市发展的新特点,强调规划的超前性、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

5、要充分考虑阜新市做为全国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针对新时期城市经济转型的要求,规划在城市形态、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与经济转型相适应并纳入本次规划。

二、 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00年;

近期:2005年; 中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三、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4、国务院、辽宁省政府及阜新市政府关于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各项方针政策; 5、《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6、辽宁省与阜新市其他相关法规;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6

第三章 城市经济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城市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 (一)基础与条件

经济总量低,增长速度慢。阜新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5.05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8%,位居全省末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82元 ,居全省第13位,是辽宁省平均水平的38%,全国平均水平的56%;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比辽宁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16.7和1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能源较丰富,储量逐渐减少。阜新是一座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能源城市,省内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地区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11.42亿吨,其中阜新矿务局保有储量10.65亿吨,可开采量3.98亿吨;阜新发电厂装机容量70万千瓦, 一批地方热电厂陆续投入生产。相对充足的煤电供应,以及油页岩、石油、煤层气等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发展阜新工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必要保证。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主导产业逐渐失去其发展基础,替代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伴随着产业结构转换,城镇下岗职工将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大 。

有一定工业基础,实力不够强。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阜新已经成为以煤电为主,兼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医药、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到2000年末,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8.7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总体上看,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差,消耗高,效益低,自我改造能力和发展后劲都很弱,尤其是长期发展中的产业转换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阜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不发达。阜新市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0.7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7%,是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排在14个市的最后一位。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比重大,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

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农业潜力巨大。阜新市地处辽西丘陵区,无高山峻岭,土壤类型多样,宜林宜牧,适合农耕。全地区农业区划面积15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564万亩,人均耕地3.93亩,居全省之首,是粮食、畜禽、油料的重要产区。草场面积275万亩,其中人工草场30万亩,畜牧业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较多的耕地和草场,为发展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可为发展毛纺、地毯、皮革、食品等轻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但农业产业化进展迟缓,农业基础薄弱,土地比较瘠薄,抗灾能力差,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大的改变,经不住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改善生态环境,可为农业发展提供较大空间。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人才少。2000年底,市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500人,其中自然科学类31336人,社会科学类1216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20412人。全市有独立的科研机构12个, 还有一批厂办科研所,这些都是振兴阜新的中坚力量。但高校和高水平科研单位少,科技力量不足,总体创新水平低。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造成人才结构失衡,人才的专业门类以及分布都不尽合理,现有人才

7

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外流严重,特别是科技带头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匮乏。

其他矿产资源相对丰富。除煤炭等能源资源外,阜新地区主要矿产资源还有硅石、萤石、沸石、黄金、石灰石、麦饭石等二十多种,有利于城乡工业发展。

阜新地区金属、非金属矿藏表 表3-1

名 称 硅 矿 莹 石 沸 石 黄 金 石灰石 煤矸石 单 位 亿吨 万吨 亿吨 吨 万吨 亿吨 储 量 1.5 300 1 50 7000 13.5 备 注 全省第一 全省第一 全省第一 全省第一 名 称 珍珠岩 麦饭石 花网岩 草 炭 紫砂泥 铁 矿 单 位 亿吨 万吨 万立米 万立米 万 吨 万 吨 储 量 3000 5000 6850 2200 7000 4630 备 注 附: 此外还有陶土、粉煤灰、膨润土、玛瑙石、绿柱石、金、银、铜、铅、锌、钼、硫和重晶石等。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为全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扩大利用外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步入新一轮的增长期,今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3)阜新市已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同时又是我省开发建设辽西的重点扶持对象,将在项目、资金、人才、政策上得到国家和省的双重支持。

2、挑战

(1)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区域性集团、贸易保护主义、高科技竞争等多方面压力;我国加入WTO后,进口产品将大量涌入,产品出口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开发,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物资流向那里;东部沿海在九十年代建设的一批重点项目将陆续发挥作用,将使这些地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而使本来就增长乏力的全市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局面。

(3)传统产业将受到冲击和挑战。从全市的工业行业看,冲击最大的将是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

二、经济转型方向与步骤 (一)经济转型方向

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生产能力逐年下降,部分矿山关闭破产,阜新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下岗人员大量增加、采煤区沉陷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使阜新经济转型工作越加急迫,并给经济发展限定了特殊的前提条件。

经济转型方向是:重点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

8

第二产业,大力培育替代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突出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定单农业及出口型农业。利用矿区闲置废弃土地和城市周边农用地,建设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和畜禽专业养殖小区。发展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围绕工农业生产,搞活商贸流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信息、咨询、旅游、教育、科技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3、调整优化第二产业

稳定煤炭和电力工业,加快发展矿区非煤产业,近期矿区非煤产业比重达到50%。地方工业主要依托农牧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依托现有基础,做大做强电子、化学工业,改造纺织、建材工业。

(二)经济转型步骤

用5至7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采煤沉陷区的搬迁和整治;建成一批农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缓解就业矛盾。第二阶段,用7至8年的时间,初步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优势产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解决就业矛盾。

(三)经济转型措施

1、矿区综合治理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利用矿区废弃地,安置下岗职工从事农业生产;以塌陷区综合治理为契机,促进旧城区改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城市环境;发展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为转型和再就业创造条件。

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动下岗职工和农民充分利用荒山废地种植林、果、2、

花、草,使发展农业和生态建设、保护环境紧密结合。

3、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促进经济转型。加大开放搞活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改变国有企业比重过大、民营经济薄弱、发展活力不足的情况,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尽快发展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民营中小企业。

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以阜新市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经济转型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开放推动、市矿一体、城乡结合、民营为主的原则,以解决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把阜新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变为经济发达的综合型城市。

城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矿区沉陷区改造为重点,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把阜新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生态城市。

(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6亿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0亿元;2020

9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7亿元。前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为16%左右,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左右。

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00元;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0元;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000元。

2005年全市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万人,城市人口68.00万人;2010年全市总人口2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1.6万,城市人口72.56万人;2020年全市总人口2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7.8万人,城市人口82.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左右。

我市实现经济转型期间,到2005年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0万人,到2010年再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6万人,基本实现全地区劳动就业供需平衡。

2、城市综合发展目标 2005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0m2;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m2。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细河、九营子河城市段水质达到IV类标准。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垃圾综合处理率70%。供热普及率60%;燃气气化率50%;电话普及率50部/百人。

2020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m2;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m2。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细河、九营子河城市段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污水处理能力37万吨/日;垃圾综合处理率90%。供热普及率80%;燃气气化率90%;电话普及率85部/百人。

(三)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发展规划 1、第一产业

以阜新百里矿区的土地资源和12万亩城市周边租用土地为依托,以发展畜牧业、种植业、林果业为方向,培植和组建现代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12个以饲养奶牛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每个平均生产规模2000头。规划建设18个以养猪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每个园区年出栏5万头。规划建设5个种兔场,年提供种兔25万只。发展人工牧草和饲料谷物,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和30万亩。建成14个以发展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每个园区建300栋日光温室。在市区周边规划5个2000亩以上花卉生产示范园区。推进“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建设,到2005年,全市要建设10万户。到2010年发展和改造200万亩速生杨,年生产木材140万立方米。建6万亩果树和苗木生产基地。

2、第二产业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大力培育和发展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稳定煤生产,发展电力工业。做大做强电子、化工等优势行业,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纺织行业。

依托阜新发电厂和煤炭资源,使电力工业装机总容量达到110万千瓦,煤炭产量稳定在800万吨左右。

发展乳制品业,达到日处理500吨鲜奶的生产规模。阜新“双汇”品牌肉制品生产能力由3万吨扩大到6万吨,建设年屠宰100万头生猪、10万头牛、20万只肉羊、400万只兔能力的加工厂与生产线,把阜新建成东北最大的肉类制品加工基地。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1规划说明书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2001规划说明书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75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