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重点发展片式电容器、超大功率晶闸管、局部网络第六类数据通讯电缆等3大类电子产品;扩大聚四氟乙烯树脂和高强力橡胶输送带,开发氟碳漆氟化工新产品;建设10万锭棉纱项目,开发高档天鹅绒,建设北方最大的针织绒基地。
3、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房地产、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
新建和改造5个大中型农产品流通市场,形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现代经营方式为主导的商贸流通新格局。
结合沉陷区治理,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新建总面积110.86万平方米的7个楼房小区和2个平房小区。
建成以宗教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核心的五大景区和三条黄金旅游线路,大力开发独具阜新特色的玛瑙、麦饭石等旅游产品,全面提升阜新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
11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阜新市城镇的发展有其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广大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一)城镇发展现状
截至2000年末,阜新市有1个设市城市、36个建制镇、32个乡,城镇密度为3.58个/千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8.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6.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城镇规模
现状城镇规模分为六个等级。见表4-1。
城镇规模等级表 表4-1 城镇规 城镇规模 城镇个数 模等级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万人) >50 5-20 1-2 0.5-1 0.2-0.5 <0.2 (个) 1 2 1 7 13 13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74.66 12.66 1.37 4.88 4.64 1.87 阜新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 彰武县(彰武镇) 华东 务欢池 泡子 哈尔套 章古台 长营子 四合 水泉 他本扎兰 东梁 旧庙 伊马图 大巴 王府 东六 五峰 冯家 后新秋 阿尔乡 韩家店 河西 福兴地 十家子 新民 于寺 富荣 大板 建设 大固本 平安地 佛寺 沙拉 大五家子 乌龙坝 城镇名称 2、城镇职能
根据城镇的区域位置、职能、作用,现有城镇分为三级四种类型。见表4-2。
城镇职能结构表 表4-2 城镇职能 城镇职能 等 级 市域中心 县域中心 类 型 综合型 综合型 采掘型 加工型 一般镇 农业服务型 27 城镇个数 1 2 4 3 城镇名称 阜新市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彰武县 伊马图 东梁 河西 乌龙坝 大巴 务欢池 泡子 水泉 建设 华东 东六家 韩家店 长营子 于寺 富荣 他本扎兰 哈尔套 福兴地 十家子 旧庙 新民 大板 大固本 五峰 沙拉 冯家 佛寺 大五家子 阿尔乡 王府 四合 章古台 平安地 后新秋 12
3、城镇空间布局
市域内城镇稀疏,并且分布不均衡。城区周边以及主要交通沿线城镇较密,其它地区城镇稀疏,尤其是两个县的西北部更为明显。
(二)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首位城市和其他城镇实力相差悬殊
阜新市作为市域中心城市,实力较充足,城市首位度为9.5,区域性经济中心的职能作用较强。而作为它的下一级城镇,即两个县城只有5.6万人的人口规模,二者相差悬殊,无法形成梯次衔接。
2、城镇规模小,等级结构不完善。
全市有37个城镇,大于50万人口的城镇一个,除了两个县城和华东镇外,其它33个镇规模都小于1万人,其中还有13个镇的人口不足2000人。城镇规模小,结构不完善。
3、城镇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4-3。
基础设施水平 表4-3 用水普 平均每万人拥平均每万人拥有平均每万人拥有用气普 平均每万人拥有及 率 有公共车辆数(%) 阜新 辽宁省
84.4 97.4 (标台) 3.61 7.6 铺装道路长度 (公里) 3.4 5.9 排水管道长度 (公里) 2.4 5.2 及 率 (%) 52.8 86.6 绿地面积 (公顷) 26.6 36.6 4、小城镇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小城镇的发展,主要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形成市场竞争意识,城镇建设未能形成特色。
5、城镇职能单一
城镇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作为城市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单一,大部分城镇没有形成主导工业部门。如镇政府驻地均以内向服务性的农副产品加工和支农工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自身无法聚集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扩大城镇规模。
6、地域差异大
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密集,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其它地区的城镇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低。
二、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根据人口发展状况,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自然增长率法,预测阜新市未来各规划期人口规模。见表4-4。
13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表4—4
年 限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市域总人口(万人) 192.1 198.0 203.0 213.0 城镇化水平(%) 45.6 50.0 55.0 60.0 三、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中所指的城镇是指中心城市建成区、县城和建制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人口也指这一范围内的人口。
(一)规划目标及原则
规划目标:以现代农业为依托,以煤电为主的传统产业为基础,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宗旨,形成布局优化、类型多样、职能分工明确、规模结构合理、空间分布协调、环境优美、文化进步、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体系。
规划原则:
1、坚持效益原则,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 2、坚持节约资源的原则,正确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 4、坚持保证城市社会治安需求的原则。 (二)产业布局与园区建设
建立城市中心产业区、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和现代农业辐射区,形成地区经济三个环型发展格局。
1、城市中心产业区包括三个分区:中部以城市现有建成区为依托,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区;西部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建设以农副产品加工等替代产业为主的现代技术产业区;东部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孵化器”,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园区。
2、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包括主城区铁南矿区、新邱区、清河门区和市区周边阜新镇、韩家店、水泉、四合、长营子、王府、沙拉、东梁、伊马图、河西、乌龙坝等11个乡镇。建设生态绿化重点区和55个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园区,重点安置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
3、现代农业辐射区。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以外市域内其他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
4、园区建设主要依托于城市中心区和11个乡镇现有的基础设施。重点改造通往园区的给水、排水、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近期拓建煤城路、五一路;规划建设农业示范园区道路340公里,使每个园区,区区通油路;同时增加大巴净水厂一处,方塘塘坝290座,各类井790眼,拦河截潜50处,提水站点50处。新增电力线路,总长170公里。新增通讯线路,总长280公里。新建三处园区市场。在沈阜公路出口处,建果菜批发市场,占地50000m2;在阜锦高速公路出口处,建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占地50000m2;在华东镇安排高科技产品交易中心,占地20000m2。
14
(三)小城镇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中心,在规划期内,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城镇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以小城镇发展的高水平,来保证全市城市化目标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2、合乡并镇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全市合并2镇1乡。细河区华东镇并入四合镇;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本扎兰镇并入阜新镇;彰武县城郊乡并入彰武镇。乡镇总数由68个减少到65个。
3、乡改镇
规划将紫都台、国华、太平、卧凤沟、八家子、大四家子、苇子沟、四合城、四堡子、双庙、兴隆堡等11个集镇设建制镇,建制镇数量达到45个。
4、中心镇
在现状基础之上,根据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人口规模以及历史沿革,规划7个中心镇,即阜新镇、彰武镇、泡子镇、务欢池镇、王府镇、哈尔套镇、章古台镇。把阜新镇和彰武镇发展成为小城市,阜新镇、彰武镇规模为10—20万人;中心镇规模为2-5万人,并把体制改革同规划实施同步进行,使中心镇建设真正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5、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与城镇道路
县级公路全部黑色化,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规划人口大于5万人以上的镇区主干道宽度应在25-35米,数量不应少于2条,支路宽度应在12-15米。
规划人口在2-5万人的镇区主干道宽度应在24-32米,数量不应少于2条,支路宽度在12-15米。
规划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镇区主干道宽度应在20-24米,数量不应少于2条。 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村内主干道宽度在15-18米,数量不少于1条。 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村内主干道宽度应在14米,数量不少于1条。 (2)给排水工程
到2010年,建制镇全部使用饮用水源,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给水普及率达到60%;到2020年,给水普及率达到100%。
镇区排水,有条件的镇直接采用分流制,其他镇近期采用合流制,远期采用分流制。
(3)能源
改变镇区能源结构,推广集中供热和利用太阳能、液化气、沼气等作为炊事热源,逐渐改变燃烧柴草和煤的传统方式。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1规划说明书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