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如下框图:
项目
木工组 部组织机构
施工重点管理内容 基础施工管理
该工程基础为砼独立基础,定位放线、轴线的控制土石方的开挖回填及基础砼,否则整个建筑物的质量难以保证,在此阶段施工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要进行技术交底,工序衔接要交待清楚,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验收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综合组 施工员 质检员 资料员 安全员 材料员 造价员 项目经理 第三篇 施工总平面布置
11
一、施工临时给水
施工用水:本工程用水量较小,所接32管满足需用水量。
二、施工现场用电
1、本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系统采用380/220伏三相五线制,以保证安全用电。 2、施工电源由现场配电箱直接引入,最大用电量10kw。
3、所有用电设备应通过开关箱控制,并设漏电保护器。 施工用电安全及防火措施
(1)、安装、?维护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与工程技术难易度相适应。
(2)、电气工作人员必备下列条件: a.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b.具备必要电器知识,并经考试合格,熟悉电力安全操作规程; c.学会紧急救护法: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3)?、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
①停电、②验电、③可装设接地线、④悬挂标示盘和装设遮栏,上述措施由值班人员执行。对于无经常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由断开电源的人执行,并有监护人在场。 (4)、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焊接连接,?严禁用缠绕的方式进行接地。 (5)、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6)、严禁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
第四篇 主要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总体布置 一、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挖土至基底上20cm→地基持力层检测→合格→基础垫层→基础施工→基础验收→室外土方回填→场地回填、平整碾压。
二、机械: 钢筋调直机l台
12
钢筋切割机1台 插入式振捣棒2根 打夯机1台
土石方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
一、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捡底修整。 二、开挖方法
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进行开挖。
基础开挖深度明确,依据设计基础底标高,本工程土方开挖深度6m。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基础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先挖至距基底200mm后(比一般土质预留量大),待浇筑砼垫层时再进行人工捡底,本工程开挖范围内为粉质粘土层,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基坑(槽)开挖时,放坡系数采用1:0.75。
三、土方运输、堆放
本工程开挖土方量大,场地狭小无堆放面积,因此土方用汽车转运至其他地方堆放。 土方开挖完毕,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回填土方施工
一、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辅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二、材料要求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得大于50mm,每层虚辅厚度不应大于300。 本工程土方不足部分,必须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方。 三、施工要求
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控制桩。
13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每填300夯实后,不大于200,密实度≦90%。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一上层错缝距离不少1.0m。
土方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一)、土方开挖
1、施工时作好开挖的测量放线工作,并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放出开挖线。 2、若遇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应会同甲方及设计院共同协商处理。
(二)、土方回填
1、人工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250mm,每层夯实≥4遍。 机械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0mm,每层夯实≥4遍。
2、分段填土时,每层接缝做成斜坡形,辗迹重叠0.5~1m,上、下层错开不小于1m。
安全生产措施
1、现场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应认真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向操作人员做专项技术安全交底,关键部位要下作业指导书。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安全员的指挥和监督,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符合政府有关劳务用工的有关规定及条例,证件齐全;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每天班前5分钟,施工负责人必须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3、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4、土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进场前进行彻底的检修和保养,确保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
5、土方开挖后,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围搭设安全保护栏杆,避免人员跌落坑中。
测量放线 资源配备
(1) 人力资源配备
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1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2) 设备配备
14
本工程拟采用一台J2—JDA激光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一台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垂球辅助控制,检测垂直度,标高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序号 1 2 3 4 仪器 经纬仪 水准仪 钢卷尺 计算机 类别 A A C 规格型号 AL/21 DSf2 50m P4 精度 ±2” ±3mm ±10mm 配备数 1 1 1 1 用途 投测轴线 标高测量与传递 轴线测量 内业计算及资料处理 测量控制 一、定位放线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三、建筑物定位施测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总平面建筑定位图和红线图为依据进行测放,按照规划提供的控制点测放出控制轴线,再按设计图尺寸测放各轴线位置。
轴线控制桩设于基坑以外并距基坑1m左右的地方,在地面以下0.5m砌370空心砼予以保护。轴线控制采用J2经纬仪和50m钢卷尺进行。
建筑物四廓轴线和各细部轴线测定后,根据基础图撒好灰线,在经自检合格后业主、监理部门验线,并做好验线记录。无误后方可根据轴线开挖基础。
四、轴线的测放
(3) 基础放线
测放时先根据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角桩,检测各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当测量放线使用平行借线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用错轴线控制桩。
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四廓轴线和主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等。
(4) 基础验线
首先检查各轴线控制桩有无用错和位移,再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即基础的定位),然后再实量四大角和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验线时应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
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为:长度L≤30m,允许偏差±5mm;30m<L≤60m,允许偏差±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独立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