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行政执行前的宣传
宣告、教育与说服,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 2、行政组织执行的试点与推广 降低成本与风险,积累经验。
3、行政组织执行的指挥与控制 指挥的几种手段:
(1)命令(2)引导(3)沟通(4)示范(5)监督 行政组织执行的控制(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
4、行政组织执行的评估与总结
评估,主要是业绩、成就等方面的绩效评价;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方面的总结。
三、行政组织执行的冲突及其调适 1、行政组织执行的几种类型的冲突:
利益冲突;目标冲突;制度冲突;道德冲突;
2、行政组织执行的冲突及其调适 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
第三节 行政组织监督
一、行政组织监督概述
1、行政组织监督的内涵和特点 含义:行政组织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行政行为进行的监视、检查和督导,以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高效完成行政组织目标。 特点: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
(2)监督对象的稳定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行政行为。
(3)监督宗旨的明确性: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高效完成行政组织目标。 2、行政组织监督的功能 (1)保障作用
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忠实的为人民服务,为行政权力的正常行使提供保障。 (2)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补救,查出原因,从而防止行政组织管理失去控制。 (3)反腐倡廉
严肃惩治违法乱纪行为,反对腐败,反对权力异化和官僚主义,推进廉政作风建设。 3、行政组织监督的基本原则
32
(1)信息公开性原则:全面了解监督对象的言行举止,实现行政组织过程、结果的公开化。 (2)法制性原则;以法律规定作为监督准则,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3)群众参与原则: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吸引和领导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 (4)时效性原则:监督迅速,回应及时,使被监督者的违法行为及时得到遏制。
二、行政组织监督的内容、分类和过程 1、行政组织监督的内容
(1)执法监督:监督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行政命令的情况; (2)依据审查:审查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依据。
(3)立法审查:审查拥有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4)检举督察:监督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检举、控告、调查处理等。
2、行政组织内部监督体系
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体系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一般监督: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违法违纪,检举、控告) (2)主管监督(领导和业务指导)
(3)职能监督(业务内容为核心的专项监督,如财政部的监督)
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制度 (1)报告工作制度 (2)执法检查制度 (3)审查批准制度 (4)行政复议制度 (5)备案制度 (6)违纪调查制度 (7)考核惩戒制度
3、监察机关的特种监督:即行政监察监督 我国行政监察机构包括: ①国家监察部 ②监察部派出机构 ③地方行政监察机关
行政监察机构与其它监督机构的关系 ①与党的纪律检察机关纪委的关系。(合办) ②与检察机关的关系。(触及刑律的,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决定立案的,通报监察机关) ③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信访局)
4、审计机关的特种监督 1)我国审计监督主体构成:
(1)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暑、地方审计局
33
(2)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3)社会审计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
2)审计机关的权限 审计法规定:
(1)要求报送权(2)检查权(3)调查权(4)制止并采取措施权(5)通报权(6)处理权
5、行政组织的外部监督 (1)政党监督
中国共产党对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监督 第一,日常监督 第二,专门监督
民主党派对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监督
(2)人大监督
指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又称立法监督。 是具有高度法律效力的监督: 第一、计划预算监督 第二、工作报告审议 第三、法制审查 第四、人事监督 第五、质询和询问 第六、视察与调查
(3)司法监督
第一、检察机关的行政监督
首先,对公安、安全侦察机关活动的监督
其次,对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机关活动的监督 第二、 审判机关的行政监督
(4)社会监督
第一, 社会团体监督:即工会、妇联、共青团等; 第二公民监督: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信访部门) 第三舆论监督:西方称为“第四种权力”
三、行政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1、当前我国行政组织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监督观念淡化:对监督者的不法行为视而不见,甚至知法犯法;
(2)监督法制短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监督主体难以有效地行使权力。 (3)监督体制不通畅: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各级政府;纪委隶属于党委。 2、完善行政组织监督的几点建议
34
(1)健全监督法律:《监督法》
(2)完善监督体制:行政监察部门和纪委隶的改革; (3)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的知情权。 案例分析: 英国《独立报》: 中国的煤矿灾难频繁依旧
中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多的产煤量为其经济繁荣添加了燃料。但代价沉重:煤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而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中国每出产一百万吨的煤,就有5名煤矿工人丢掉性命。煤矿的产量一年上升15%,尽管政府努力关闭最恶劣的煤矿,估计矿工死亡人数还会上升。去年,有6000名工人死于洪水、火或爆炸,这些都是由于安全规管松懈和缺乏安全设施引起的。
在产量攀升的利益面前,安全标准经常被忽视;在工作事故中,中国矿工比美国矿工的死亡几率高出100倍。中国的经济繁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南部省份,而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在挣扎。
新华社一篇社论指出当地官员的腐败。“煤矿灾难频繁的一个原因是官员滥用职权。他们收受贿赂,保护那些非法勾当。他们利欲熏心,忽视工人的生命。” 问题:
1、煤矿灾难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加强对煤矿监督?
思考题:
1、行政组织过程的逻辑流程。
2、行政组织决策、执行的逻辑过程。
3、分析行政组织执行的组织冲突及其调适。
4、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行政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5、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行政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参考书:
1、张国庆著:《行政管理学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2、阎洪琴、翁毅主编:《公共行政组织》,团结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3、 [美]海尔·G.瑞尼著:《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4、美]罗伯特·B.登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5、著:《组织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35
第六章 行政组织沟通
教学要点:
行政组织沟通的含义与类型;组织沟通的构成要件与解析;行政组织沟通的过程。行政组织沟通的障碍;有效的行政组织沟通及其对策。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行政组织沟通的概念。 熟练回答的问题:组织沟通的构成要件与解析;行政组织沟通的过程;行政组织沟通的障碍。 能够理论联系分析有效的行政组织沟通及其对策;能够理论联系分析有效的行政组织沟通及其对策。
第一节 行政组织沟通的含义与类型
一、行政组织沟通的含义
所谓行政组织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组织内部各部门、层级、人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过程。
二、行政组织沟通的作用与意义
1、行政沟通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先决条件;
2、行政沟通是协调各部门、人员间工作、气氛与关系的主要工具; 3、行政沟通是行政人员履行行政职能、执行行政权力的主要手段;
4、行政沟通能使民众或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任务了解,增加组织凝聚力; 5、行政沟通是行政组织了解和掌握组织环境内外变化、适应新情况的桥梁。
三、行政组织沟通的要素
按照海恩和道格拉斯的说法,包括:讯息背景、讯息成形者、讯息本身、讯息传递途径、讯息接受者、回馈。
四、行政组织沟通的类型
1、按照沟通渠道划分,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
指在行政系统中的机构和人员,通过以组织程序和层级关系为基础的正式渠道进行沟通。 在正式场合中进行的,有传达文件、安排任务、召开会议、请示汇报等。 优点:沟通的效果和约束力较大,所以较为重要的讯息都是采用此方式; 缺点:速度较慢,并且大多数是单方面接受。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依据行政组织成员建立的非正式组织而产生的,也就是由于人际互动而产生的。 优点:可以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
缺点:沟通内容容易被歪曲和误解;削弱正式权力的行使和效力。 2、按照信息流通的方向来划分
按照信息流通的方向,可以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行沟通和斜行沟通。 (1)上行沟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行政组织学教案2013年(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