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实现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双第一”。在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下,上海港集装箱的发展势头强劲,从而为建设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海组合港的合作关系将为集装箱在组合港之间的顺畅流通起到足够的保证作用。 二、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劣势
上海的港口物流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集疏运结构有失均衡,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比例不协调,公路运输比例过高,水路、铁路所占比例过低,没有充分利用资源,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二)口岸通关效率与发达国家港口相比仍有差距。虽然从1997年上海港就开始进行电子通关试运行, EDI已基本达到国际标准,且随着我国海关的“三检”合一,通关手续大为简化,加速了货物的流通。上海港的通关效率和管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简易的通关手续相比,我国的口岸通关效率还有待提高。我国的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机构条块分割的现象还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造成货主、货代等的信息重复录入,增加了通关环节和费用支付,影响了通关效率。
(三)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与国际上的自由港相比还有差距。物流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上海港仍有很多港口从事发达国家港口现已不做的件杂货和散货业务。港口物流相关水平较低,港口效率不佳。 三、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机遇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200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等政策,将上海港的港口物流推入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1月21日,中国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把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的优化,给上海港的江海直达带来重大机遇,对于港口物流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随着世界航运中心的“东倾”(国际航运中心演译了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板块”的变化),199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组建上海国际航
1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层面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然要求港口基础设施、增值物流服务能力等与之相适应。如提出进一步拓展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以及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均免征营业税等措施;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即凡是我国内地各口岸出口的货物第一站经停洋山保税港区中转的即视为出口,可先行退税,这个政策将吸引内地口岸出口货物来洋山保税港区中转,有利于上海与韩国、新加坡等地对内地货物中转的竞争,上海港的服务腹地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对推动腹地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40];实行第二船籍登记制度,即在不改变原有的传统船舶登记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优惠的船舶登记制度,并在税制方面提供类似方便旗船队的优惠,吸引本国船舶特别是已经移籍到海外的本国船舶和外国船舶在本国注册的制度。这些优惠措施对于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巨大的机会。
四、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挑战
(一)国外港口的竞争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同时,釜山港提出建设“21世纪环太平洋中心港”,神户提出建设“亚洲母港”。虽提法不一样,但从性质上,均是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随着洋山深水港一、二、三期工程的投产,上海港在硬件设施上正逐步改善。所以,上海、釜山、神户三港的竞争集中在港口物流水平比较上。而上海港港口物流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在:不是真正的航运自由的自由港;口岸管理工作在通关速度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按“自由港”模式建立深水港管理和服务体制,对提升深水港的自由度、吸引国际箱源、提高港口物流水平、在与国外港口竞争中更胜一筹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港口的竞争
国内港口之间的竞争分为:港口群之间的竞争和一个港口群内港口之间的竞争。相比而言,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会小点,因为它们的经济腹地有区别。而同一港口群中港口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同上海港竞争较激烈的是宁波港-舟山港。它们拥有相同的地理岸线,基本相同的区位特点,共同的经济腹地,陆上运输条件也基本相同。虽然上海港发展早,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还有大小洋山港的建设。但宁波-舟山港的自然条件较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又拉近了长三角地区
16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的运输距离。近几年来,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箱量与上海港的差距越来越小,形成了自己有竞争力的腹地,并拥有与上海港共同的腹地,因此,与上海港存在激烈的竞争。
(三)航运企业联盟加剧港口的竞争
著名的航运大企业一般都是大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承运人和代理人,它们参与港口物流的发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为货主提供货物从出厂—包装—运输(包括多式联运) —仓储—分拨—销售等全程服务;在港口租赁或建设码头、仓库,建立起物流分拨基地。所以,航运企业尤其是大的国际航运联盟选择哪些港口作为其物流分拨基地,或作为其物流经过的口岸,对这些港口的兴衰至关重要[35]。 五、分析结果
通过对上海港港口物流的SWOT分析,我们总结出上海港发展港口物流,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依靠发达的腹地经济,借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机会,优化港口的集疏运体系;给予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更多的政策优惠,使其向自由港方向发展;加强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联合港口和航运企业,实行港口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整合,从而发展上海港的港口物流。
第二节 上海港的发展概况
2010年,上海港进出口货物总额达90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实现“双世界第一”,其中货物吞吐量自2005年已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达6.5亿吨,比上年增长10.4%;集装箱吞吐量也在快速增加,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完成2906.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图3-1是2010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情况。
17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单位:万TEU 4,000 3,000 2,000 1,000 -
上海 香港 深圳 釜山 广州 青岛 迪拜
新加坡 鹿特丹
宁波-舟山 2,907 2,843 2,363 2,251 1,428 1,314 1,212 1,201 1,150 1,110
数据来源:中国港口网www.port.org.cn
图3-1 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
上海港近几年吞吐量呈稳健增长之势,表3-2和图3-2是2005-2010年上海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变化情况。
表3-2 2005-2010上海港吞吐量变化情况
货物吞吐量(亿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4.43 4.7 2172 5.61 2615 5.82 2800 5.92 2500 6.5 2906.9 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1808 数据来源: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www.portshanghai.com.cn
7655.614.4318084.7217226155.8228005.9225006.5350030002906.9432102000150010005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货物吞吐量(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单位:万TEU2500单位:亿吨
数据来源: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站www.portshanghai.com.cn
图3-2 2005-2010年上海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变化情况
18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中“水水中转”箱量1100万标箱,占37.8%,国际中转箱量145万标箱,占5%;洋山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0.77万标准箱,其中,完成水水中转箱量435.34万标准箱,占吞吐量的43.1%,完成国际中转箱量83.57万标准箱,占吞吐量的8.3%;全年靠泊船舶12032艘次,其中完成干线船舶装卸3996艘次。外高桥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98.72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13569.92万吨;靠泊船舶31819艘次。2005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深水港开港,2005年12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竣工运营,2006年12月,洋山港二期竣工正式启用。2009年9月,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二阶段)竣工验收。至此,洋山深水港北港区主体工程一、二、三期工程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岸线总长度5600米,形成深水集装箱泊位16个,码头设计通过能力930万TEU。2010年12月,上海港第一个具备汽车滚装和集装箱运输两大主体功能的综合性港区——外高桥港区六期开港试运行。岸线长1538米,建有1个10万吨和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5万总吨级汽车滚装泊位,2个长江驳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10万TEU集装箱和73万辆汽车。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可提高货物的流速,解决货源和箱源流失问题,对上海港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重要作用。图3-3是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主要是在洋山港区和外高桥港区完成的。
集装箱吞吐量情况40003000200010000单位:万TEU2906.91010.771498.72上海港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
数据来源:中国港口网www.port.org.cn
图3-3 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布情况
表3-3和图3-4显示的是2010年上海港和洋山港区的中转情况,可以看出上海港的国际中转比例还是较低。而国际中转比例的高低是衡量是否是国际枢纽港、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及对策研究(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