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教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2课 通信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技能目标

能够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1、通信与通信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2、通信系统工作流程 二、讲解新课

(一)通信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远程医疗:电子医务数据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输,这些数据包括高清晰度照片、声音、视频和病历等。

优点:

(1)使用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运送病人的成本。

(2)可以良好地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这可以通过将照片传送到关键的医务中心来实现。

(3)可以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历和诊断照片,从而有利于临床研究。

(4)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医学教育。 2、远程会诊

所谓远程会诊,就是利用电子邮件、网站、电话、传真、卫星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

(二)通信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1、现代远程教育

定义:现代远程教育: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交互式学习。网络化的现代远程教育涵盖信息源、网络传输、多媒体终端和网络教学管理四部分。

现代远程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本模式:

(1)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 (2)以个别为基础的远程教育 2、“家校通”系统

“家校通”的开发应用,为学校、家长、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高效及时的沟通方式。

实现方式:

。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功能,轻松实现家长与老师间双向交流的系统平台,是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机整合。

。利用学生佩戴的感应卡和安装在学校内的读卡器向学生家长发送学生在校的有关信息。

家校通设计方案: (1)采用近距离感应卡 (2)采用远距离感应卡

(三)日益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 1、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代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三代通信网络的主要目标定位于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rnet访问业务。 2、可视电话

可视电话是利用电话线路实时传送人的语音和图像的一种通信方式。 组成:电话机、摄像设备、电视接收显示设备及控制器 3、无线市话―――小灵通

小灵通业务是一种个人无线接入系统,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以无线的方式接入

固定电话网,以网络覆盖范围内可随身携带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营业区内、区间和国内国际电话,也可方便拨打寻呼和移动电话,是市话的延伸和补充。

4、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三、活动与探究

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谈谈身边的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可设置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解决问题。

四、小结

五、作业 43页第1题、第2题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网络教室,连接因特网 练习内容:

1、查询远程医疗、远程会诊案例 2、完成“家校通”实现方案

3、以小组为单位,查询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中的通信技术的应

用情况。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2、学生检查微机 3、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

各组完成上机作业后,教师对完成好的小组作业做点评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4单元 智能机器人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定义、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了解VJC编程环境、程序的基本结构; 3、学会设计和高度程序,并能画出程序流程图。 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安装机器人,并能熟练操作机器人; 2、能够设计和调试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机器人的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2、通过机器人比赛,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19课时 单元教学构想

1、机器人是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2、认识机器人及工作原理。

3、针对我校没有机器人的现状,老师做好课件,让学生有感性认识,能理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程序设计等等。

第1课 认识机器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用途。 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人和机器人智能行为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区别人与机器人 教学难点 区别人与机器人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机器人我们不能算是陌生的!我想大家至少在暑假里看到了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不少机器人的工作,如:在田径赛场上跑来跑去的红色机器人为大会运回投掷器材、水上运动中心上摄像机器人、田径跑道跟随运动员拍摄的摄影机器人,象这样的信息很多,比如在暑假里电视里播放的机器人大赛、影视片、动画片里的有相当多的机器人……

恐怕很多人认为机器人很神秘、很高深,不是我们这些初中学生能掌握的。其实,在许多人心目中属于“高科技”的机器人,并没什么神秘的,现在我们就在信息技术课里来了解、认识、制作机器人。怎么样?够兴奋的吧?

二、讲解新课 (一)什么是机器人

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特定操作和移动任务的、可通过编程来控制的机械电子装置。

判定条件:

(1)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2)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3)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 (二)人和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比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4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