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62、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管理者职权强弱是影响领导环境的最重要因素。 ( 3 )63、情境领导理论中下属的成熟度是指生理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 3 )64、情境领导理论认为说服型领导风格适用于低成熟度(M1型)的下属。 ( 3 )65、路径-目标理论主要关心下属如何确定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 √ )66、工作效率是反映领导效能的指标之一。 ( 3 )67、领导效能的测评主要测评领导者的工作实效。
( 3 )68、在构成管理者威信的因素中,地位和权限要重于下属的支持。 ( 3 )69、授权是将权力和责任全部授予他人,管理者不再对该项工作负责。 ( 3 )70、创新就是发明或创造。
( √ )71、创建新的护理人员分工模式属于管理创新。 ( 3 )72、在组织中最普遍的创新是制度创新。 ( 3 )73、选定方案直接决定决策的质量。 ( 3 )74、拟定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 √ )75、项目相关人员既包括设计实施项目的各方人员,也包括项目受益者。 ( 3 )76、借鉴他人的经验或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提出项目的过程称为项目识别。 ( 3 )77、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任务过多或难度太大。 ( 3 )78、工作压力越小,员工的工作绩效越大。 ( 3 )79、工作压力越大,员工做决策越快。
( 3 )80、应对工作压力主要依靠个人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 3 )81、激励的起点是人的动机。 ( 3 )82、公平性原则是激励的内在要求。
( √ )83、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了适度和公平两个要求。 ( √ )84、激励要求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3 )8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中阐明,每个人拥有三种需要:权力的需要、情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3 )86、在双因素理论中,护士的工资属于激励因素。
( √ )87、激励过程可以解释为一个从不满意到没有不满意的连续性过程。 ( 3 )88、激励过程可以解释为一个从不满意到满意的连续性过程。 ( √ )89、激励过程可以解释为一个从没有满意到满意的连续性过程。 ( 3 )90、在强化理论中,负强化和惩罚本质上是一致。
( √ )91、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有效沟通。
( 3 )92、在实践中,非正式组织可以很快传递信息,对做好组织的协调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 √ )93、有些问题通过正式组织渠道不易解决,可通过非正式组织加以沟通。
( √ )94、组织内正常有效的沟通,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各部门及单元工作目标的协调一致,提高组织效率的基本条件。
( 3 )95、组织中许多分歧和矛盾都是由于没有沟通而引起的。 ( √ )96、与人沟通,最难的是理解对方的观点、背景和思维方式。 ( √ )97、非正式沟通具有自发性、灵活性和不可靠性的特点。
( 3 )98、非正式沟通对正式沟通既有补充作用,但又有扰乱作用,但主要表现为副作用,因而不能听之任之。
( √ )99、完美的沟通,应是信息经过传递之后,接受者所认知的想法或思想恰好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意义完全一致。
( 3 )100、良好的沟通是指信息的发出和接受者双方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一)单选题的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D 6.D 7.A 8.C 9.C 10.A 11.D 12.A 13.B 14.C 15.D 16.C 17.C 18.D 19.D 20.B 21.A 22.D 23.A 24.D 25.C 26.A 27.C 28.B 29.B 30.B 31.D 32.D 33.A 34.B 35.D 36.C 37.A 38.C 39.D 40.D 41.B 42.D 43.C 44.B 45.B 46.C 47.A 48.D 49.C 50.D 51.C 52.C 53.A 54.A 55.D 56.B 57.D 58A 59.B 60.B 61.D 62.A 63.C 64.D 65.B 66.D 67.C 68.A 69.C 70.A 71.C 72.D 73.D 74.C 75.D 76.D 77.D 78.B 79.C 80.A 81.B 82.D 83.D 84.A 85.C 86.C 87.D 89.C 90.D 91.C 92.A 93.C 94.B 95.A 96.C 97.B 98.D 99.D 100.A 101.C 102.B 103.A 104.C 105.D 106.C 107.A 108.A 109.D 110.A 111.B 112.C 113.D 114.A 115.B 116.C 117.D 118.A 119.B 120.C 121.D 122.B 123.D 124.B 125.A 126.D 127.B 128.D 129.B 130.B 131.A 132.C 133.C 134.D 135.A 136.A 137.C 138.B 139.D 140.A 141.C 142.B 143.C 144.B 145.D
(二)多选题参考答案
1.ABCDE 2.ABCDE 3.ABD 4.ABC 5.ABDE 6.ABC 7.ACDE 8.BCDE 9.ABCDE 10.ABE 11.ABCDE 12.ABCD 13.AC 14.ACDE 15.AD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 21.ABCE 22.ABCDE 23.ABC 24.BCD 25.ABCDE 26.ABCDE 27.ABCD 28.BC 29.AB 30.AB 31.ABD 32.ABCD 33.CD 34.AB 35.AE 36.ABE 37.ABCDE 38.ABC 39.ABCDE 40.ABD
41.ABCDE 42.ABCD 43.BCE 44.BCDE 45.BCE 46.ABCD 47.ABCDE 48.ABE 49.ABCDE 50.ABCDE 51.ABCDE 52.ABCDE 53.ABCDE 54.ACD 55.CDE 56.ABC 57.ACDE 58.ACD 59.BE 60.ABCDE 61.ABCD 62.ABCD 63.ABCD 64.ABCDE 65.ACE 66.ABC 67.ABCE 68.ABC 69.AC 70.ABC 71.ABC 72.BD 73.ABCD 74.AB 75.ABCD 76.ABCD 77.CD 78.ABC 79.ACD 80.ABCDE 81.ABC 82.ABCDE 83.ABE 84.ACDE 85.BDE 86.ABCD 87.BCD 88.ABE 89.BC 90.CDE 91.ABE 92.AD 93.ABCDE 94.AE 95.AE 96.CD 97.DE 98.ACD 99.ABCDE 100.ACDE 101ABCDE 102.ABCDE 103.ABCD
四、 护理心理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是: ( .C ) A.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B.普遍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C.护理情境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D.医院环境中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个性化心理护理的特点: ( C ) A.目标明确 B.针对性强 C.规律性强 D.特异性强
3.关于无意识心理护理,正确的是: ( D ) A.产生于护士护理病人的特定时候 B.护士有意识地实现对病人的心理调节、支持 C.提前干预病人的共性心理问题
D.护士的一切言谈举止和护理活动都可以产生心理护理的效果
4.关于心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B.是一种持久和强烈的情绪状态 C.是针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 D.由一种出人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 5.病人角色淡化是指: ( D )
A.利用病人角色的特征,获取某些切身利益 B.隐瞒疾病,不愿承担疾病所造成的后果 C.过分依赖医护人员帮助 D.对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过于忽略 6.下列哪项不会影响护士职业角色化的过程: ( D )
A.社会文化 B.职业教育 C.角色行为自我调控 D.年龄 7.下列不属于情境性心理失调的是: ( B )
A.对疾病认知反应高敏型 B.面对诊疗的不信任 C.对身体残缺的防卫反应 D.久病不愈的消极反应
8.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正确的是: ( D )
A.应激对身心健康有害 B.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持续时间无关 C.不同应激原可造成不同的身心伤害 D.适度的应激对健康有益 9.以下几类对负性情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C )
A.焦虑是一种对即将来临的情况产生的情绪反应 B.恐惧是一种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
C.愤怒是人们面对危险情境或对预期将要受到的伤害产生的负性情绪 D.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0.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是: (ABCD) A.心理学理论 B.心理学技术 C.心理问题 D.护士 E.病人家属
11.心理护理的主要形式是: ( ABCE )
A.有意识心理护理 B.无意识心理护理 C.共性化心理护理 D.特殊心理护理 E.个性化心理护理
12.下列关于心理护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D ) A.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B.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理论和技术来达到影响病人的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目的 C.心理护理需要护士掌握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D.护士通过心理护理,积极地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
E.病人在手术前后、新入院等特殊情况下才需要护士的心理护理 1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 ABCDE )
A.适应作用 B.传递信息 C.激励人的行为 D.协调、组织人的心理活动 E.改变人的心理活动
14.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是: ( BCDE )
A.社会角色强化 B.自制能力减弱 C.增强的求助愿望 D.强烈的康复动机 E.人际合作愿望加强
15.病人角色模式的主要类型有: ( BCDE )
A.病人角色忽略 B.病人角色牵强 C.病人角色强化 D.病人角色淡化 E.病人角色隐瞒
16.下列哪些是病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 ( ABCD )
A.焦虑 B.抑郁 C.愤怒 D.恐惧 E.失望
17.病人需要的共性化特点有: ( AB )
A.不可预测性 B.错综复杂性 C.稳定性 D.被动性 E.不可操作性 18.下列哪些是病人需要的内容: ( ABCDE )
A. 安全需要 B.健康需要 C.适应需要 D.尊重需要 E.信息需要 19.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有 ( BCDE )
A.应激原的类型 B.应激原的强度 C.应激原持续的时间 D.生理因素 E.个体因素
五、 护理伦理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23题)
1.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公正 B.不伤害 C.自主 D. 保护 2.影响和制约医疗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A.科技发展水平 B.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 C.患者的合作程度D.卫生政策和制度的合理性
3.为了切实做到尊重患者的自主性或决定 A.理解 B.诱导 C.适量 D.适度 4.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其实质是
A.尊重患者自主性 B.尊重患者社会地位 C.尊重患者人格尊严 D.患者不会作出错误决定 5.保密的重要性不包括
A.不引起医患矛盾 B.不危害他人和社会 C. 不引起患者家庭纠纷D.不导致患者自残等后果 6.手术治疗中,一般患者的知情权不包括
A.有权自主选择 B.有同意的合法权利C. 由家属代为决定的权利D. 有作出决定的认知力 7.伦理是道德现象的:
A.进步化和理论化 B.进步化和系统化 C.理论化和实践化 D.系统化和理论化 8.护理伦理学主要研究:
A.护理职业道德 B.护理职业技术 C.护理行为准则 D.护理规范 9.不伤害原则是指:
A.不使患者身体受到伤害 B.不使患者心理受到伤害 C.不使患者身体、心理受到伤害 D.不使患者权益受到伤害 10.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的正确关系是:
A.道德自律是条件 B.道德他律是基础 C.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 D.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11.道德是由以下哪项因素决定的:
A.文化基础 B.物质基础 C.经济基础 D.环境因素
12.处理护理纠纷时应做到:
A.实事求是 B.以患者利益为中心 C.以护士利益为中心 D.以医院利益为中心
13.患者自主性是指:
A.患者合乎理性的决定和行动 B.患者在治疗上的自我决定 C.患者在护理上的自我决定 D.患者住院期间可以随意外出 14.道德起源的正确观点是
A.神志或天意的产物 B.人的某种情感或欲望的产物 C.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D.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的意志 15.《护理伦理学》属于
A.规范伦理学 B.描述伦理学 C.元伦理学 D.生态伦理学 16.护理道德品质是护理道德( )的集合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17.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是
A.尊重患者 B.爱护患者 C.关心患者 D.同情患者 18.护士最高层次的道德情感是指
A.同情感 B.事业感 C.责任感 D.荣誉感 19.在护患的相互交流中,护士尽量不使用
A.礼貌性语言 B.解释性语言 C.专业性语言 D.安慰性语言 20.当代医护关系应是一种
A.主从关系 B.交流-主从关系 C.并列关系 D.并列-互补关系 21.护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护理道德认识 B.培养护理道德情感 C.锻炼护理道德意志 D.养成良好的护理道德行为和习惯 22.护理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A.坚持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护理道德修养 B.坚持两种护理道德观的斗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阜阳市护理三基考核题库(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