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效度的种类及其估计方法。答: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程度,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估计方法有: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推测法。
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者说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估计方法有:对测验本身内容的分析;测验间的相互比较;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通过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主要重视那些与测验独立的效标行为,而不太注重测验内容或结构,有时也称为效标关联效度。估计方法有: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
2.在选择测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施测者在选择测验时,应该对测验的特殊用途、使用范围、功用及特长、优缺点有一个了解,进而选择与测验目的相匹配的测验。(2)了解测试对象的受测条件。施测者要对测试对象的一些特点,如测试对象(总体)的年龄、年级和居住所在地等,做到心中有数。(3)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考虑该测验是否经过了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样本是否符合你的测试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太久而失效等等。(4)要了解测量工具本身的特点;经济效益;测验工具的跨文化差异等。
5 心里测量学
3.3. 什么是常模团体?确定常模团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所构成的群体,或该群体的样本;在为测验制定常模时,首先要确定常模团体;
2)确定常模团体需要注意以下6方面: a、群体构成的界限必须明确,必须清楚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 b、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为克服取样偏差,采用统计学抽样; c、取样过程必须有详细且明确的描述,以免测验误用或错误解释; d、样本大小要适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样本越大越好,但也要考虑人力物力因素;e、注意常模团体的时间性,必须是近时的,要经常修订更新; f、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以获取最大信息量。
4. 简述随机误差的来源。答:(1)主试者方面引起的误差 比如被试的年龄、性别、外表、施测时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都可能会对测验结果造成影响。(2)由受测者本身引起的误差 受测者的测验的经验、应试动机、测验焦虑、定势反应和生理因素等都会引起随机误差。(3)施测过程中的有关误差 物理环境,如施测现场的温度、光线、声音、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施测过程中的意外干扰,如突然停电,他人的意外闯入等。(4)评分的解释和误差 评分的不客观,如评卷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个题目进行给分;计分的出错,比如计算分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解释的不一致,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不同,对于同一个测验结果的理解不同,就可能导致对同一个分数做出不同的解释。
5. 常模是什么? 是如何产生的?答:常模(norm)又称为测验常模。一种描述由个体所组成的总体的行为特性的概念,这种总体行为特征的描述一般需要借助与测验才能实现。因此常模可以直接的解释成一个总体关于某一被测量对象(即心理属性)确定的特殊分数的分布状态。常模是针对一个具体的总体而言,从理论上说这个总体的容量应该是无限大的,而且在实践中其容量也的确非常大,因此要产生一个总体的常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测验一般不可能对整个总体实施。所以,常模产生的关键在于寻求一个能有代表总体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常模可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一定的数据统计处理而产生。
6. 鉴别指数对测题的意义是什么? 答:鉴别指数是评价项目质量和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测验效度的重要因素。
7. 简述智力年龄、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答:1905年,比奈和助手西蒙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使用的儿童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测验结果用智龄(智力年龄Mental Age, MA)表示。智龄是由儿童答对测题的多少确定的。然后通过智龄与实龄(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的比较来衡量儿童智力水平的高低。凡智龄大于实龄的,儿童即被认为智力较高(聪明),智龄等于实龄的则被认为智力中等,智龄小于实龄的被认为智力较低(愚笨)。但是智龄只能表示一名儿童智力的绝对水平,它不能用来比较实龄不同的儿童智力的高低。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迅速传到许多国家,在美国,修订成绩最大的当数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 M. Terman),他于1916年发表了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二版的突出进步是引入了智商(智力商数IQ)的概念,即其结果用智商(IQ)来报告。IQ是英文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缩写。智商能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成为比较儿童聪明程度的指标。 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智商能表示智力的相对高低,因此不同实龄的儿童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就能进行比较了。
但是,比率智商的基本假设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成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实际上当年龄增大时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1949年韦克斯勒首次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采用了离差智商。所谓离差智商是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同样的智商分数在不同年龄水平上代表同样的相对位置。
1.常模团体的构成条件。答:(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2.提高效度的方法有哪些。答:提高测量效度的具体方法有: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3.提高信度的方法有哪些。答:提高信度的方法有:(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3)努力提高测试题的区分度;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4)尽量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4.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包括哪几个方面。答:心理测验的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的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心理测验的标准化主要包括:(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即给所有被试实施相同的一组测题;(2)测验实施的标准化,包括一致的指导语、测验时限以及测验环境;(3)测验记分和解释的标准化,即记分和分数的解释要客观、一致。 5.简述信度的类型及其特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心理测量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