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建 服务论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把握乘客心理 提高服务质量

公交的企业精神是“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公交职业道德“服务为本,乘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尤其是当前正处于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时期,郑州公交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动脉,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担负着重任。公交服务质量的高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企业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关系企业在社会各界的声誉和形象。加强公交企业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企业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就会使企业的“两个效益”不断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而促进公交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公交企业中,车长人数最多,是运营生产的主力军,其工作就是直接与形形色色的乘客打交道。在市场经济下,唯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服务对象的拥护,进而占据市场份额。所以,车长们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两个效益”。在加强个人文化素养的同时,如果能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服务当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心理学”三个字乍看起来很抽象,其实并不神秘。只要做个有心人,心理学随时可以解释我们身边的许多现象,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下面我举个小例子:

以前我坐11路公交车去驾校学车,每天同车的学员都特别多,想找位置坐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在两边座位夹着的狭窄过道上站着,而且每站上车的乘客远远多于下车乘客,经常是过道的前半部分太拥挤了,几乎到了一开车门就会掉下好几个人的地步,相反,过道的后半部分倒是勉强可以再挤一挤的。因此,车长老是往往车厢里边喊:“请大家往里边挤一挤!往里边挤一挤!”但是,大家都仿佛没有听见似的,没有一个人肯往里边挪。现在我已经在49路车跟车实习了,每逢高峰点遇到此类情况,我的老师都是对着某个乘客说:“麻烦请靠后再走走。”这样,车厢前半部分就不显拥挤了,前面的乘客分散到后面一部分去,感觉车里的人就不那么多,乘客的心情也不会因为拥挤而感到莫名的烦躁。

这就是运用了心理学当中的去个性化。所谓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通俗一点说就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比如,在临时性大群体中,球迷们闹事,每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去个性化的典型例子。当时我看到的11路那位车长没有针对性的向所有乘客喊的情形,就是责任分散的现象。这种做法使乘客们感受到的责任感大大降低了,都认为其他人会往车后挤一挤,自己动不动没有关系,结果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自然收效甚微。如果是针对具体的某个乘客来指出,使对方明显的感到自己有这样一种责任,效果当然会更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理解和认知也在不断的变化,无论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都充分认识到服务与被服务的舒心愉悦性。既然我们选择了车长这一服务行业,就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岗位,在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有效的把握乘客的真实想法,适当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在处理乘务关系时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乘客心理,提高服务技巧,就是公交企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一、怎样识别乘客的心理活动

识别乘客心理的能力是指通过对乘客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观察,把握乘客内心的真实想法,判断乘客心理状态的能力。简单说来可概括为四个字——“察言观色”。

1、通过乘客的表情和动作来判断其心理状态。同一个人,因为心境不同,对别人的话语反映也不同,人的面部表情就是心理状态的晴雨表,只要细心观察,乘客的心绪就不难揣测和掌握。表情、动作十分自然的乘客,一般处于正常心理状态。社会学家经研究得出结论:如果将双手臂交叉于胸前的人,一般是处于防卫状态,表示与所处群体的抵触;呼吸急促是焦虑、悲伤或者愤怒的表现;与人说话时,深吸一口气再说话,是正在压抑或者调整自己某种激烈情绪的表现;双手指尖相对而成宝塔形,或者两手相搭,肘部分开,以前臂构成尖塔姿势,都是自信的表现等等。 2、通过乘客谈吐时的语气、语速、声调、语言逻辑重音等来判断其心理状态。如乘客表达时的语速快说明此人性格直爽,脾气也比较急;说话结结巴巴或者经常说错话,则是紧张或者有隐情的表现;听人说话没有耐心,或者别人一开口就打断别人的话,是工作太忙或者时间很紧的表现;没有等对方讲完,就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人,一般时间观念也很强,故意拉长语调或者提高嗓门,是强调引起注意的意识;答非所问,是心不在焉、漠不关心的表现等等。

二、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乘客心理需要 (一)满足乘客的第一心理需要

作为车长,都想多拉快跑。但是,首先要满足乘客的第一心理需要。这个第一需要是什么呢?就是乘客本身的安全需要,一种安全感,不能让坐车的乘客有一种害怕的感觉。要用最安全、最快捷,最合适的操作方法跑车,让乘客乘车时有一种享受的感觉,用优秀的驾驶技术来展示车长们作为职业驾驶员的风采。

(二)乘客对享受优质服务的各种心理

1、乘客对享受到优质服务具有强烈的期待心理

这是车长应该了解掌握的乘客心理。只要是被服务对象,都会有这样的心思:自己花了钱就是为了享受优质服务的。没有人愿意花钱找气受。

2、乘客想得到方便,怕吃亏的急躁心理

在乘客中,有些人担心自己乘车中遇到不方便,同别人花一样的钱乘车却享受到比别人少的服务,言行举止便显得焦急。如不听车长的疏导指挥、怕自己抢不到座位而不顾顺序拥挤;向车长提出无理要求而得不到满足时无理取闹、干扰车长的正常服务等等,对这些情况,车长要努力克服产生对立情绪,不变脸不发火,沉着大度,能以妙语应粗俗,用豁达胜愚昧,以文雅对无礼,从而摆脱尴尬,维护公交企业声誉。

3、乘客希望自己受关注的独占优越心理

人们的心理中都普遍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引起他人的注意,都自信自己比别人有优越之处。这就要求车长在第一时间提供优质服务时更要注重体现出对乘客的“深度关怀”,比如恰当的赞扬乘客的出色之处和优秀之处,这样做不仅乘客高兴,也有利于乘车中的服务和交流。切忌挖苦乘客的短处,让乘客处于难堪状态。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乘客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做错事时,一忌轻视乘客,二忌训斥乘客,三忌让乘客在众人面前有失脸面和下不来台,另外,不要对乘客的虚荣心不满或不在意,实际上,这种虚荣心也是自尊心的一种表现,如果忽视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乘客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并且自认为是正常的。所以,在服务中,对乘客的要求不能简单地说“不”或不重视,而要充分地说明情况及原因,以求得理解、谅解,因为有的乘客明知自己的要求是过分的甚至是无礼的,但若自己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时,就认为是服务太差而刁难车长,处理不好会激化矛盾,甚至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留下种种后患。

(三)优质服务要满足乘客的心理需要

乘客的服务需求虽然千奇百怪,但解决起来并不困难,关键是车长要了解乘客的真正心理。对某些乘客而言,有些时候他们的第一需要不是追求安全感,而是说出抱怨的话、甚至无故对车长发火、耍脾气。此时,车长送上一份微笑、一句敬语,其服务的效果将大不一样。

遇到乘客抱怨时,要学会倾听。倾听时,应目视对方全神贯注、态度认真,绝对不能东张西望或做一些无关的下意识的小动作,并适时地用赞许的点头或手势,使乘客确实感到车长对他的尊重和诚意。同时,要善于捕捉信息,回味、思索对方的话语,从中判断乘客所说出话的真实意图,据此采取不同的针对对方的有效的办法以解决矛盾,进而产生良好的服务效果。

在做好对乘客业务性服务的同时,还需更加重视对乘客的情感服务,力求使每一位乘客在精神上享受到愉悦。这就要求车长不仅要把乘客当作服务对象,更要把乘客当亲人,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面带微笑,常用敬语,让微笑充满车厢,把美好留给乘客。

三、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乘客

跟车实习了一段日子,形形色色的乘客见了不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文明礼貌型:此类乘客礼貌谦让,宽容大方,待人友善,通常都能从车长的角度思考问题,配合车长的工作,也很注意遵守《乘车规则》。

2、斤斤计较型:爱找茬的乘客,小事小非斤斤计较,较怕自己吃亏,一点儿不满意则纠缠不休。与他们接触,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宽容忍让。

3、无理取闹型:这类乘客爱数落、抱怨别人的不是,一上车门,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无礼攻击,将以往的积怨发泄到车长身上,其中有很多都是不实之词。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乘客好像是在无理取闹,但肯定是有原因的,至少从乘客的角度来看这种发泄是合理的。

4、言不由衷型:这类乘客外表看来很有文化、素质高,但是却不能自觉履行乘客义务(比如保持车厢内卫生、向车外抛洒丢弃废弃物、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他们看不惯车厢卫生差,自己却乱丢垃圾,以指出车长的工作不足之处为乐趣。

5、感情冲动型:这类乘客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生性冲动,稍受外界刺激,便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至于后果如何,毫无顾忌。比如,常打断车长的话,借题发挥,妄下断论。对于自己原有的言行举止,也会因一时兴起,全部推翻或不愿负责任,而且经常为感情冲动的行为而后悔。

面对以上不同类型的乘客,车长要把握好三个要点: 1、尊重乘客,把“对”让给乘客

中国服务大师、八常法发起人、东莞市优秀青年邹金宏曾经谈到过爱护乘客六大的原则:a.乘客绝对不会有错;b.如果发现乘客有错,一定是我看错;c.如果我没看错,一定是因为我的错,才害乘客犯错;d.如果乘客自己的错,只要他不认错,那就是我的错;e.如果乘客不认错,我还是坚持他有错,那就是我的错;f.总之乘客绝对不会犯错,这句话绝对不会错。

这个经典法则对于新入职公交企业的车长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乘客绝对不会有错”呢?道理很简单,这是每位车长都必须树立的良好待客意识,因为我们尊重乘客,乘客自然总是“对”的了。乘客乘车,除为了安全顺利快捷到达目的地外,在乘车过程中获得尊重与友好也是内心的需求之一。因此在服务中,乘客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对服务中的不足就会以宽容豁达的态度给予谅解。否则当乘客感到自己被轻视、被贬低,那么车长对其任何的服务都会被抵触和否定。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乘客也并不永远是对的,只是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假定乘客总是对的,即使乘客在某些方面是错的,我们也应把“对”让给乘客。但是,把“对”让给客人是有条件的,当乘客的言行已经严重“越轨”时就另当别论了。

2、用心用情,真诚服务

用心:车长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细心观察每一位乘客,迅速作出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服务对策,针对外国客人、老人、小孩、孕妇、病残人士、宗教人士等进行规范服务的同时采取特殊服务。

用情:即为乘客提供亲情服务。亲情服务是现今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新型服务理念。应用于公交行业,就是以创造和谐的乘务关系,为乘客提供家庭般乘坐环境和亲切感受的服务方式。要求车长对待乘客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用好的作风态度全心全意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服务时,表情是高兴的,行为上是自愿的,语言上是主动的,以此来体现公交职业道德的内涵精髓,树立公交企业职工的良好公众形象。

3、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车长,在运用语言时,不仅讲规范性,而且要讲艺术性,做到两者的统一。在提供服务时,不仅说出的语言让乘客听得懂、愿意听,而且听后能产生共鸣、乐于接受、受到感动,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度”,用一种特别亲切、传神的语言为乘客服务,充分表达出自己为乘客服务的那种真挚情感,让乘客产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的感觉。总结下来,就是“少说抱怨话,多说宽容话,少说讽刺话,多说尊重话,少说拒绝话,多说关怀话。”

总之,在运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乘客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准确把握乘客心理,以求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达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标准,用自己的爱心与真情在车厢内架起一座车长和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新建 服务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新建 服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590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