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轮复习之知识梳理
第一课
一、名词解释: 1、 自尊P8 2、 人格P10 二、填空题
1、 认识自我 是人生的起点。P6
2、 自尊自信 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P8 3、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 自我尊重 。P8
4、 自信 是自尊的前提基础,是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 精神动力 ,是事业成功的 前提 。P9
5、高尚的 人格 是国格的 支柱 ,是一个民族的脊梁。P10
6、 个人礼仪 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P12
7、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 尊重他人 、 与人友善 、 表里如一 。P13 8、 交往礼仪 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P16
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 尊重 和 友好 。P17
10、 道德 、 纪律 、 法律 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们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P1
三、辨析题
1、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我意识。( √ )P6
2、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自我欣赏。( × )P7
3、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高低,决定着他工作能力的强弱。(× ) 4、加强自律就要学会克己、慎行、表里如一。( √ )P15
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 )P12
四、简答题
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2 2、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8
3、如何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P14-15 4、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P19
1
第二课
一、填空题
1、 敬业和实干 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P24
2、职业礼仪,是指各行业的职业人员,在因为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 自尊 与 敬人 的行为规范。P23
3、 奉献 是职场礼仪的最高境界。P25 4、 敬业奉献 是职业礼仪外显行为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人实现 人生价值 的重要途径。P25 二、简答题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3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有哪些?P27 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26-27 4、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P29-31
第三课
一、填空题
1、道德以 善恶 为判断标准,以 社会舆论 、 传统习俗 和 内心信念 等来维系。道德的内容因 时代 的不同会有所变化。P1、35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P35
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思想。
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歏俭持家 、 邻里团结 P39
5、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 基础 。P40 二、辨析题
1、尊老爱幼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 )P40
2、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保护环境。(× ) P37
3、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公民的基本道德。(× )P40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P41 2、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有何作用?P41-42 3、高尚道德对社会有何推动作用?P38-39
第四课
一、名词解释 职业道德P43 二、填空题
2
1、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行业性 、 广泛性 、 实用性 、 时代性 等特点。P43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其中, 敬业 和 诚信 是职业道德规范的重点。P45 3、爱岗敬业的要求是 乐业 、勤业 、 精业 ;爱岗敬业要树立 干一行 、 爱一行 、 专一行 的理念。P49-51
4、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是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P53
5、 诚信和公道 是个人立身之本; 诚实守信 是企业立业之基; 办事公道 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P54 6、 服务群众 就是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P56
7、 服务群众 、 奉献社会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涉及“ 为什么人 ”问题的根本要求。P58
8、 乐业、 勤业、精业 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乐业 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情感,是爱岗敬业的前提; 勤业 是一种优秀的工作态度,是爱岗敬业的重要体现; 精业 是一种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敬业的升华。P51
9、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公平 、 公正 ,不谋私利,不循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P53
10、 诚信 、 公道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P55
三、简答题
1、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哪些?P44 2、爱岗敬业的意义是什么?P47-48
第五课
一、名词解释
1、慎独P63 2、内省P64 二、填空题
1、 慎独 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P63
2、 内省 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P64
3、 实践 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P68 三、简答题
1、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养成训练有什么意义?P61-62 2、道德修养的两条方法是什么?P63-64
3、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是什么? P65 4、如何有效运用内省的方法?P65
5、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P66-65
3
第六课
一、填空
1、纪律和自由既是 对立 的,又是 统一 的,一方面, 自由 离不开严明的 纪律 ;另一方面, 纪律 是对 自由 的保障。P73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 国家 制定并以 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P75
3、坚持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P75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 依法治国 、 执法为民 、 公平正义 、 服务大局 、 党的领导 。其中, 依法治国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 是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P79 二、名词解释
1、纪律P72 2、依法治国P79 三、简答题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P74 2、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75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有哪些?P80 4、如何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P79 5、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P81
第七课
一、填空题 1、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是以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2、我国的政体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3、宪法规定国家机关的设置: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军事机关是 中央军事委员会 ;行政机关是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司法机关是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
4、作为新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树立正确的 公民意识 、 国家意识 、 法律意识 、 权利和义务意识 。P90
5、公民的基本权利可分为 平等权利 、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 社会经济权利 、 获得救济的权利 等。P87
6、 尊重和保障人权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P87
7、 生存权和发展权 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8、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依法选举权 和 被选举权 以及言论、 出版 、 集会 、 结社 、 游行 、 示威 等自由。 二、名词解释 公民意识P89
4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P83 2、 宪法的作用有哪些?P80
(1)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P88
3、 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需坚持哪些原则?P90-91 4、 为什么说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P84
第八课
一、名词解释
1、诉讼P93 2、民事诉讼P90 3、行政诉讼P90 4、证据P95 二、填空题
1、我国的诉讼可分为: 刑事诉讼 、 民事诉讼 、 行政诉讼 。P93 2、刑事诉讼程序分为 立案 、 侦查 、 起诉 、 审判 和 执行 五个阶段P94
3、司法公正分为 实体公正 和 程序公正 。P96 4、判断程序公正包含的基本原则有 独立性 、 回辟性 、 公开性 原则。P96 5、法定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物证 、 书证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 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勘验检查记录。P100 6、非诉讼解决纠纷的途径主要有 调解 、 仲裁 、 行政复议 等。P104 三、简答题
1、公民的诉讼权利主要有哪些?P99(起诉、应诉、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的权利、上诉和申请执行的权利、有回避的权利)
2、列举三大诉讼的举证责任。(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行政诉讼,一般情况被告负举证责任;刑事诉讼,公诉机关负被告人有罪举证责任。) 3、确保司法公正的意义。P96
第九课
一、填空题
1、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违宪行为和 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P108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由 公安机关管理处罚 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P109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警告、 罚款、行政拘留 、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方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P109 4、《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 不予处罚 ,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P109 5、《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应当 给予处罚。醉酒的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