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m序列产生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设计内容及要求

基于MATLAB产生m序列

要求:

1.通过matlab编程产生m序列的产生原理及其产生方法。

2.对特定长度的m序列,分析其性质,及其用来构造其它序列的方法。

第二章 m序列设计方案的选择

2.1 方案一

MATLAB编程非常简单,无需进行变量声明,可以很方便的实现m序列。 2.2 方案二

图2.1 Simulink实现m序列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此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性广,结构及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等优点,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

1

通过比较方案一和方案二,发现方案一的有点具有通用性而方案二利用MATLAB的Simulink直接搭建模块,在移位寄存器较少的情况下利用此方法比较简单,可是当移位寄存器的个数增多时,要搭建那么多的模块就显的很繁琐了,缺乏通用性,因此本次实验选择方案一。

第三章 m序列的产生及性质

3.1 m序列的产生原理、结构及产生

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m序列是由带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

由n级串联的移位寄存器和反馈逻辑线路可组成动态移位寄存器,如果反馈逻辑线路只由模2和构成,则称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带线性反馈逻辑的移位寄存器设定初始状态后,在时钟触发下,每次移位后各级寄存器会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级寄存器的输出,随着时钟节拍的推移都会产生一个序列,该序列称为移位寄存器序列。 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如图3.1所示:

A ◇

图3.1 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

图中Ci表示反馈线的两种可能连接方式,Ci=1表示连线接通,第n-i级输出加入反馈中;Ci=0表示连线断开,第n-i级输出未参加反馈。

因此,一般形式的线性反馈逻辑表达式为

------表达式3.1

将等式左边的an移至右边,并将an=C0an(C0=1)带入上式,则上式可以写成

2

-------表达式3.2

定义一个与上式相对应的多项式

--------表达式3.3

其中x的幂次表示元素的相应位置。该式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特征多项式,特征多项式与输出序列的周期有密切关系。当F(x)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就一定能产生m序列:

(1)F(x)是不可约的,即不能再分解多项式; (2)F(x)可整除xn+1,这里p=2n+1; (3)F(x)不能整除xn+1,这里q

满足上述条件的多项式称为本原多项式,这样产生m序列的充要条件就变成了如何寻找本原多项式。

3.2 m序列的基本性质

(1)均衡性。在m序列一个周期中‘1’的个数比‘0’要多1位,这表明序列平均值很小。

(2)m序列与其移位后的序列模2相加,所得的序列还是m序列,只是相位不同而已。例如:1110100与向又移3位的序列1001110相对应模二相加后的序列为0111010,相当于原序列向右移一位后的序列,仍为m序列。 (3)m序列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各种状态,除全0状态外,其他状态只在m序列中出现一次。

(4)m序列发生器中,并不是任何抽头组合都能产生m序列。理论分析指出,产生的m序列数由下式决定:

--------表达式3.4

其中φ(X)为欧拉数。例如5级移位寄存器产生31位m序列只有6个。 (5)m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其自相关系数:

3

-------表达式3.5 从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可以看出m序列是一个狭义伪随机码。

图3.2 m序列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3.3 生成m序列的模块

根据m序列的生成原理图,如图3.1所示,由图可知m序列是多级移位寄存器通过线性反馈再进行模二相加产生的,最后一位一位输出观察其波形图。程序中使用的代码如下:

N=2^length(reg1)-1; for k=1:N

a_n=mod(sum(reg1.*coeff1(1:length(coeff1)-1)),2); reg1=[reg1(2:length(reg1)),a_n]; out1(k)=reg1(1); end

其中N为m序列的长度,值为(26-1)。由程序已定义了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和抽头系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后进行模二加,所得的结果为输出的第一个值,初始状态向左移移位,而所得的输出值填补上变成新的序列,在进行第二次反馈和模二加,依次循环N次,产生m序列 第四章 m

Gold序列具有三值互相关函数,其值为:

4

序列构造其他序列

?这里,

111t(r),?,[t(r)?2] (式2.10) ppp?1?20.5(r?1),r为奇数 (式2.11) p?2?1,t(r)??0.5(r?2),r为偶数但不是4的倍数?1?2r当r为奇数时,gold序列中约有50%的码序列归一化相关函数值为-1/p。当r为偶数但又不是4的倍数是,约有75%的码序列归一化互相关函数值为-1/p。

Gold序列是R.Gold于1967年提出来的,它由两个m序列按下述方法演变而来的:把2个码长相同的m序列移位并进行模2加,如果相加的两个m序列是一对优选对,则相加的结果为一个Gold序列。

设有一对周期为N=2r-1的m序列优选对{a},{b},以其中任意一个序列为基准序列,如{a},对另一个序列{b}进行移位i次,得到{b}的移位序列{bi},然后与序列{a}进行模二加得到一个新的周期为N的序列{c},则称新序列{c}为Gold序列,既

{ci}={a}+{b} i=0,1,2,....,N

4.1 Gold序列的产生方框图

产生gold序列的程序代码如下: gold=mod(out1+out2,2);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m序列产生在线全文阅读。

m序列产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077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