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
一、工程概况
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生产工艺最复杂的液晶显示器工程项目,其中2号厂房建筑面积21万㎡。平面尺寸303×180m,地上4层,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采用大空间及大跨度柱网,柱网平面尺寸16.2×16.2m,一、二层框架柱截面尺寸1.3×1.3m,三、四层框架柱截面尺寸1.0×1.0m。
工程中净高超过10m的高大混凝土柱共486根,其中净高达到13m的高大混凝土柱多达42根。 2#建筑典型剖面图如下:
31.100
2#建筑典型坡面图
23.30015.75010.7505.750±0.000二、团队介绍
小组成立于2010年3月,小组类型现场型,小组成员积极开展QC活动,利用QC方法不断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小组共有7名成员,平均年龄31.5岁。具体情况见下表。
小组成员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姓名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39 37 36 25 27 25 32 文化程度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高中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 师 职务 项目经理 执行经理 项目总工 质检员 技术员 现场工长 操作工人 小组分工 组织、协调 PDCA体系运行 方案编制、落实 技术指导反馈信息 信息统计 方案执行 实施、操作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5日
1
三、选择课题
活动初期,小组成员抽查了本工程中先期施工的部分混凝土构件,统计了观感质量差的构件数量。 序号 1 2 3 4 构件名称 梁 板 柱(h≤6m) 柱(h>6m) 抽查构件数量 130 50 110 50 问题构件数量 12 4 10 14 问题百分率 9.2% 8% 9.1% 28%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5日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已施工的混凝土构件中,当柱高度大于6m时,出现观感质量问题的百分率急剧增高,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以及该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确定小组课题为: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 四、现状调查 4.1与同类工程比较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当框架柱净高大于6m时,为了确保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一般采用分次施工的方式,但此种方法需在一根框架柱上重复一个甚至几个同样的工作循环,使施工总周期大大加长,且增加了混凝土接茬数量,非常不利于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高大柱及桥墩时,由于柱截面大且通常为异形截面,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此种方法可以确保模板质量,但施工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对于工业厂房的施工不太适用。 4.2施工中常见问题调查
我们组织小组成员对本工程先期施工的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进行了实测实量,共检查了200个点,统计了高大柱施工中较易出现的几类质量问题:
1、垂直度偏差大; 2、阴阳角不方正; 3、表面平整度偏差大; 4、混凝土接茬错台; 5、其它。 4.3主要问题确定
根据调查结果,运用统计方法,确定高大混凝土柱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 序号 1 2 3 4 5 合计
质量问题描述 垂直度偏差大 接茬错台 平整度偏差大 阴阳角不方正 其它 问题点数 49 4 3 3 1 60 频率 81.7% 6.7% 5% 5% 1.6% 100% 2
累计频率 81.7% 88.4% 93.4% 98.4% 100% 检查人 、 、 、 、 、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10日
根据质量问题统计表,绘制质量问题排列图:
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10日
据图得知,影响高大混凝土柱成型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垂直度偏差大。 五、设定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只要解决混凝土柱垂直度偏差大的问题,就能够使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合格率达到(200-60+49)/200×100%=94.5%。
另据规范对柱合格的要求:层高>5m时,混凝土柱成型垂直度≤8mm。
因此,我们设定活动目标为: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合格率达到94%,合格标准为:混凝土柱垂直度≤8mm 。
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10日
六、分析原因
小组成员对能够影响到高大混凝土柱垂直度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树状图。
3
不熟悉工艺、图纸技术交底不到位人工人技术水平差临时转换工种机械陈旧机料施工机械性能差无定期维修、保养材料质量不达标模板设计不合理材料进场未严格检验面板及龙骨刚度不够沿用传统模板体系柱箍及螺栓强度不满足要求施工工艺有缺陷支撑体系设置不到位垂直度偏差大法环测高处作业,施工难度大测量方法不当未全程监控测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
制图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0日
七、确定主要原因
7.1根据各末端因素,绘制要因确认计划表,具体如下: 序号 末端因素 技术交底不到位 临时转换工种 确认内容 检查有无技术交底记录 检查工种流动情况 确认方法 查看记录 现场考核 调查分析 标准 负责人 时间 1 有且100%实施 主要技术工种不换岗位 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定期维保且有记录 材料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合理选材,确保性能 2010.3.25 2 2010.3.25 3 机械陈旧 无定期维修保养 材料进场未严格检验 面板及龙骨刚度不够 检查机械完好率 现场验证 2010.3.25 4 检查日常维保情况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记录 检查模板方案及受力分析 查看记录 2010.3.25 5 现场验证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2010.3.25 6 2010.3.25 4
7 柱箍及螺栓强度不满足要求 支撑体系设置不到位 高处作业,施工难度大 未全程监控测量 测量工具精度不够 检查模板方案及受力分析 检查施工工艺及现场实操情况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 检查施工过程测量控制情况 检查测量工具精度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现场验证 现场验证 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 合理选材,确保性能 工艺合理,且严格按照标准实施 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施工中全程监测 测量工具精度满足要求 2010.3.25 8 2010.3.25 9 2010.3.25 10 2010.3.25 11 2010.3.25 制表人: 制表时间:2010年3月20日 7.2对末端因素进行逐项要因确认 7.2.1要因确认一
末端因素:技术交底不到位 标准:交底到位,且100%实施
实测:2010年3月21日,由检查了对施工班组的交底情况,并进行了考核。 发现交底齐全,执行情况良好,施工班组比较熟悉施工工艺,了解规范要求,考核合格率达到92.9%,对高柱施工质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考核情况统计表
施工班组 王长荣班 王建政班 合计 班组人数 80 60 140 考核情况 不合格 6 4 10 合格 39 25 64 良好 35 31 66 合格率 92.5% 93.3% 92.9% 制表人: 制图时间:2010年3月21日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判定为非要因。 7.2.2要因确认二
末端因素:临时转换工种 标准:主要技术工种不换岗位
实测:2010年3月20日,由肖彭对施工班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组中的壮工存在较普遍的人员流动情况,但主要技术工种比较固定,很少更换,班组内具有1年及以上本工种实践经验的工人超过半数,不影响施工质量。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QC成果]提高现浇高大混凝土柱观感质量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