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方经济学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6、判断题 【137017】 “增产可能不增收”。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7、判断题 【137029】 破案率上升表明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8、计算题 【137550】 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年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 当收入总额为6万元时,平均税率=(5×20%+1×50%)/6=25%;(4分) 边际税率=50%(6分) 答案

9、判断题 【137021】 市场交易能使参与交易的双方都获益,只是获益程度大小有差别。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0、判断题 【137020】 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薛兆丰搏士这段描述可以看作是对“比较优势原理”的简短解释。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1、多项选择题 【137011】 资源配置是解决( )的问题。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答案: A,B,C

【137025】 你享受的所有物品服务都来自资源运用,而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说似乎对,但不全是这样。例如,抢东西就没有成本,或者说成本低,至少抢东西比买卖成本低。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137009】 对今天的经济学家思想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家是( )。 A. 马尔萨斯和加尔布雷斯 B. P·萨缪尔森和西蒙斯

C. 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曼

D. 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答案: D 答案

2、计算题 【144989】 琳达1小时可以读80页经济学书,她还可以1小时读100页心理学著作。她每天学习8小时。请计算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

答案: 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花两小时,(5分)两小时可以阅读200页心理学著作。(5分)所以,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阅读200页心理学著作。 答案

3、计算题 【137550】 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年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 当收入总额为6万元时,平均税率=(5×20%+1×50%)/6=25%;(4分) 边际税率=50%(6分)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137014】 西方经济学里,分别完成了两次大的综合或折中的经济学家是( )。

A. 阿弗里德·马歇尔 B. 卢卡斯

C. P·萨缪尔森

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E. 大卫·李嘉图

答案: A,C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144983】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 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案: A 答案

6、论述题 【137551】 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案: (1)经济学家不仅观察“看得见的东西”,还依靠逻辑分析和描述“看不见的东西。”例如,价格上升会降低需求量,经济学家说,价格上升也会刺激供给量,当公民“免费”获得现代国家的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时,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政府是不会赚钱的,它只是花钱,公共福利来源于公民纳税,个人可以搭福利便车,但作为整体无法搭别人的便车,纳税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在监狱里吃住不要钱,似乎可以白白享用“免费午餐”,其实,丧失的是自由和外面精彩世界的机会。你上大学的成本是学费、杂费和努力,但经济学家说,更大的成本是你放弃的工作机会及其潜在收益。(5分) (2)普通人以为选择就是涉及“生存与毁灭”、“野兽与美女”、“大炮与黄油”、“幸福与痛苦”、“公平与放弃”、“天堂与地狱”,经济学却说大多数选择是在边际上进行,不是“有与无”的选择,而是“多与少”的边际选择。比如,衣与食的选择不是裸体就餐,纱食锦衣或者饱食布衣的选择,如果被问到我们能接受多少污染时,大多数人会说:一点都不要,但经

济学家却说,当减少污染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进一步减少污染就是浪费,就是在消灭财富。有了边际分析方法,我们明白民以食为天,虽然食物比娱乐更有价值,但当人们温饱实现以后,更多的资源,边际上的一元钱,继续地、不作权衡地花在食物上就是愚蠢的。通常总量(比如总收益与总成本)不能成为我们选择和行动的准则,只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才是我们采取行动的准则,一个馒头充饥,第八个馒头致病,胸前衣袋上插支钢笔代表有文化,插两支表示学问大,插三支、四支就变成修钢笔的了。“ (5分)

(3)普通人愿意看到,动机与行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经济学家不问动机。不看你说的,只看结果,不管你说的多么好,你必须行动,必须首先帮助别人才能获取收入,先利他才能利己。只有劳动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需要你的产品时,你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获取相应的收入,比尔·盖莎赚取了巨量财富是因为他帮助了许多人,为别人提供了巨大财富。(5分)

(4)普通人鄙视自私、自利、忽视价格和交换,而经济学家却重视利已心和交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因为市场唤起了他们的利已心并激励他们供给美味佳肴(亚当·斯)。(5分) 答案

7、多项选择题 【137011】 资源配置是解决( )的问题。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答案: A,B,C 答案

8、判断题 【137019】 人的思想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千差万别,而付诸行动时,人的行为却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因为前者不承担代价,后者却要付出成本。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9、论述题 【137556】 人类面临的经济难题是因为“欲望无限”与“资源稀缺”的矛盾,为了解决稀缺问题,就要进行艰难的选择、替代,选择就是“取舍”。 问题:(1)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减少欲望而不是发展生产,增加产出来解决稀缺问题吗? (2)有没有不稀缺并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

(3)怎样做到公平?在什么东西面前我们人人平等? (4)为什么在稀缺物品领域没有绝对平均的分配或消费?

答案: (1)个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相对地增加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解决稀缺难题,其依据是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但人类整体不能依靠减少欲望实现幸福最大化。因为,人类的需要是多样化的、递进上升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发展生产、增加效用是解决稀缺问题的唯一出路。价格是由资源和物品的稀缺性决定的,物品供给越稀缺,价格越高。所以,价格是稀缺的函数,“物以稀为贵”,稀缺定价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类稀缺问题。(5分)

(2)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免费地、无成本地、非竞争性地获得。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百万富翁。当物品匮乏或稀缺时,药品、饮水、食物、空气可以价值连城。西方曾经有人愿意用千万巨资换取年轻10年;国外有被判无期徒刑、深陷牢狱的犯人愿意用10万美元购买阳光牢房;中国也有人愿意花数万元一平米抢购江景水岸房产项目。我们个人不用支付过多的成本与生俱来地可以得到健康、阳光、和平、自由、平等、空气,在公共领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5分)

(3)当有些东西不那么稀缺时,我们并不珍惜。平等、自由离我们那么近,我们是那么的富足、幸福。我们从一出生就追求平等、自由,但人们对眼前的、唾手可得的、可平均地获得的、无竞争性的、别人无法剥夺的、每天围绕我们周围的最该珍视的平等、自由、和平与宁静却视而不见(人们最需要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和平、秩序、公共卫生与安全、公共广播和电视、数理化知识、气象预报、阳光空气、蓝天、夜晚、星星月亮、花草林木、山山水水、完美多样化人生等等)。

在充裕面前人人平等。在忽视眼前可以平等获得的公共物品的同时,人们却不断地、义无反顾、趋之若鹜地、甚至满怀绝望地在只有通过生产和创造才能得到的幸福满足的稀缺性经济世界中(排他性和竞争性私人物品)去追求平等、自由。竞争性和排他性天然地排斥平等和自由而代之以形式的平等而事实上、内容上的不平等,在经济世界中,约束条件是稀缺(排他),任何获取和成果都要求支付成本(不能自由地、无成本地索取)。几千年人类历史变迁,从来就没有发现真正平等的理想国。计划经济下每个理性人都大话、假话、高调、有意无意、潜意识里力争多获取少付出,人们力图从结果中竞争、从再分配中获益,忽视从生产、交换、效率中实现最大化。(5分)

(4)稀缺是人类最大约束。人们曾经尝试从稀缺(排他)世界中追求平等与自由,想远离经济世界,试图把稀缺性私人物品改造成公共物品,采用计划、命令、层级组织、集中控制稀缺资源方式,希望平均地、公平地像消费、使用公共物品一样消费使用稀缺物品。结果,不能公共占有、平等消费的、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被 “公共占有、私人利用”、“共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被竞争性地私用(腐败、不公平、低效、浪费)。当生产与消费、得到与付出脱节时,平等就变成了平等地挨饿。在稀缺物品领域,没有约束、完全自由的、绝对平均的分配或消费,只能是人类的噩梦。在稀缺世界里,追求效率才能真正解决稀缺问题,做大蛋糕才是人间正道。(5分) 答案

10、论述题 【137554】 讨论不同约束下,人的行为特征:

(1)一个预期寿命只有60岁的人与一个预期寿命1000岁的人的行为特征或表现。 (2)讨论“59岁现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西方经济学题(2)在线全文阅读。

西方经济学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9076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