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明确指出,要将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区分开来,并借此控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由此,瑕疵证据不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有自己特殊适用的规则。另有学者认为现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许多问题,其学说将非法证据分为三类:一是违反宪法的证据;二是一般的非法证据;三是技术性的违法证据。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其认识到现行规则的不足,在其证据分类体系中,第三类证据和部分第二类证据就是瑕疵证据,应当适用不同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则。由此可见,许多学者已经关注到瑕疵证据,并希望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瑕疵证据规则。因此构建瑕疵证据规则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两院三部”于2010年颁布了“两个证据规定”,重申了非法言词证据予以排除;严重违法取得的物证、书证予以排除等规则。对于瑕疵证据也有了新的规定:提炼出“瑕疵证据”这一概念,对于实务中瑕疵证据的处理作出了规定,但也有允许补正与合理解释的条款过多、重要的缺陷被补正解释等不足之处,需要理论界共同努力,促使其不断完善。 二、实际意义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固有的制度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的法制环境也不例外,现实国情是: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人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存在犯罪率居高不下;诉讼资源有限;侦查技术落后等等制度与现实冲突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也为瑕疵证据的产生与存在提供了温床,所以,加大对瑕疵证据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符合中国的国情,势在必行,意义深刻:既保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也不会动辄排除证据适用,放纵犯罪分子。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严格、科学的瑕疵证据采信规则,规范取证行为,才更有利于侦查机关办案,打击犯罪,保护人权;也更有利于整个法制的发展。
6
另外,在为数不多的对于瑕疵证据的研究中,有不少研究是基于有限的资源和过去的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现实,因此不免有概念不清,研究不够全面的问题。新颁布的“两个证据规定”不仅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还提及了一直以来被理论界忽略的瑕疵证据问题,可以看出,瑕疵证据已经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此篇研究瑕疵证据问题正是对“两个证据规定”的响应与探讨,以完善构建我国瑕疵证据的采信规则。 3.论文的结构框架、基本内容,可能的创新点。 一、结构框架 引言 第一章 瑕疵证据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瑕疵证据的概念及特征 (一)瑕疵证据的概念 (二)瑕疵证据的特征 1.客观性 2.关联性 3.轻微违法性 4.效力待定性 二、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关系 (一)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联系 (二)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别 三、瑕疵证据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 瑕疵证据及其采信规则的域外考察及启示 一、域外瑕疵证据的考察 (一)美国
7
(二)英国 (三)德国 (四)法国 二、域外法的启示 第三章 瑕疵证据及其采信规则的国内理论之争及评析 一、国内理论之争 (一)肯定说 (二)否定说 (三)排除加例外说 (四)区别对待说 (五)转化说 二、国内理论的评析 第四章 我国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构建 一、构建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基础和意义 (一)构建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基础 1.理论基础 2.现实基础 3.法律基础 (二)构建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两个证据规定”中的瑕疵证据及其采信规则 (一)瑕疵证据的界定及处理 (二)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8
三、我国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具体构建 (一)瑕疵证据的补正与合理解释 (二)由瑕疵证据衍生而来的证据的处理 (三)完善配套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二、基本内容 论文的基本内容分为五部份: 第一部分是瑕疵证据的基本理论问题。此部分包括瑕疵概念的概念、特征以及与非法证据的关系,最后阐述瑕疵证据产生的原因。瑕疵证据的概念十分有必要得到准确定义,因为之前国内的研究对此不慎统一,有的范围过大;有的范围则过小;有的甚至还和非法证据混为一谈。所以,此部分另一个重点就是厘清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关系,这也有利于下文的进一步展开。 第二部分是瑕疵证据的域外考察及启示。对外国瑕疵证据运用分析主要是基于两大法系的分类。先介绍英美法系中的典型代表国家美国和英国在瑕疵证据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运用现状,以及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不同。再介绍大陆法系国家德国和法国的运用现状。最后阐述域外瑕疵证据规定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部分是国内对于瑕疵证据的理论之争与评析。国内学者对于瑕疵证据的采信规则适用不尽相同,主要有肯定说、否定说、排除加例外说、区别对待说以及转化说等。此部分分别介绍这几种不同观点,然后对其加以评析。 第四部分是我国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构建。瑕疵证据因其没有侵犯到公民的实体权利而不予排除,又因其存在“瑕疵”而不可直接适用。所以要通过一定的方式
9
祛除其“瑕疵”,保留其证据能力。“两个证据规定”对于瑕疵证据规定了补正和解释的方式,此部分在这一基础上还列举了更正与补充、解释以及当事人同意等保留措施;然后分别具体讨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询问笔录、辨认等采信规则;最后提出“两个证据规定”关于瑕疵证据规定存在的问题与我国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具体构建。 三、可能的创新点 (一)以“两个证据规定”为视角,论瑕疵证据及其采信规则。并提出更正、补充、解释、当事人同意等具体构建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措施。 (二)在“瑕疵证据采信规则的构建”一章里分别具体讨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询问笔录、辨认等产生的瑕疵证据采信规则。 (三)结合国外规定及新出台的“两个证据规定”,讨论我国瑕疵证据规定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意见。 4.论文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0年6月1日-9月30日):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总结工作。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0日):论文的初稿写作阶段。 第三阶段(2011年1月1日-3月31日):论文的修改与定稿阶段。根据导师的意见做出修改,最后定稿。 5.本论文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根据论文研究的内容,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瑕疵证据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现状,从而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瑕疵证据论文开题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