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成语摘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传檄(xi)而定:发一纸檄文就可以征服,谓己方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轻易战胜对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传檄:传递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谓陈仓之战事。所谓明修栈道,即派人公开修复褒斜栈道,把三秦王的注意力引向秦岭东段;所谓暗度陈仓,即远远地绕开已经烧毁的褒斜栈道,西出故道,以迂为直,突袭陈仓,复归咸阳。后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韩信道:“阎君在上,韩信一一告诉。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元)尚仲贤《气英布》:“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明修栈道:《古今杂剧·韩元帅暗度陈仓》:“信曰:“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计,必然排兵在栈道把守。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

暗度陈仓:度:越过。陈仓:古代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关中、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三十六计》一书将“暗度陈仓”战法列入“三十六计”之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臣以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后常用“暗度陈仓”比喻秘密进行的活动。

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指韩信击败魏王豹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fou)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韩信这一站法被《百战奇略》一书列为“远战”法则。

木罂渡军:见“临晋设疑,夏阳偷渡”。(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一)曰:“木罂者,缚瓮罂以为筏。瓮罂受二石,力胜一人。瓮间容五寸,下以绳勾联,编枪其上,形长而方,前置筏(或做版)头,后置稍,左右置棹。”韩信破魏这一奇妙的渡河方式和突然袭击的战术,被《百战奇略》一书列为“水战”法则。

背水一战:韩信攻赵,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大败赵军。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后以“背水一战”

比喻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也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作最后一次努力。

背水战、背水仗:背靠着水作战,后无退路,比喻决一死战。

背水阵、背水陈:背水列阵。《尉缭子·天官》:“按天官曰:“背水陈为绝地,向坂陈为废军。”后以“背水阵”比喻处于死里求生的境地。

拔帜易帜、拔赵易汉、拔帜树帜、拔赵帜易汉帜、拔赵帜立赤帜:谓汉军拔赵帜易汉帜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所出奇兵两千骑,共侯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两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后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帜传餐:谓韩信背水之战事。拔帜:指汉军拔赵帜易汉帜。传餐:传送食物。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令其裨将传飱,曰:‘今日破赵会食。’”

人自为战、各自为战:人人自动进行殊死战斗,形容人人拼搏奋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后以“人自为战”比喻个人独立工作。

置之死地而后生:谓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先声后实: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锋不可当:犹言势不可当。《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合,未合。人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

囊沙壅水:谓潍水之战韩信智胜龙且事。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以壅水上流,引兵半度,击龙且,祥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沈沙决水,半渡而击:潍水之战中,韩信利用敌人实行“半渡击”的作战原则,以沙囊壅水,引军半渡而击,先佯败而退,以诱敌半渡,导敌就范,而后决水,分割歼敌,一气呵成,制敌于死命。见“囊沙壅水”。《百战奇略》一书将韩信“沈沙决水,半渡而击”战法列为“水战”法则。

沈沙决水: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沈沙决水,拔帜传餐。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

半渡而击,半济而击:谓渡河作战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

十面埋伏:言韩信垓下击败项羽事,后以“十面埋伏”谓设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前汉书平话》卷中:“垓下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里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乌江自刎。”自明代后期有琵琶大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流传至今。以垓下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现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汉书·高帝纪》曰:“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多多善:比喻越多越好。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韩信将兵,多多益办、多多益办:同上,语出(明)王世贞《艺苑厄言》(卷三):“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此时化工造物之妙,与文同用。”

韩信用兵,愈少愈精;韩信常常以劣势兵力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在兵力、物力或天时、地利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韩信总是敢于决策,敢于行动,每每以弱胜强,大放异彩。因此,民间又有“韩信用兵,愈少愈精”俗语流传。

一饭千金、千金一饭: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又载,韩信为楚王时,“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以“一饭千金”泛指受人之恩而给予重报。千金:汉承秦制,一斤金为千金,值一万钱。

一饭之恩:见“一饭千金”。比喻微小的恩德。韩信少年贫困,曾钓鱼于淮阴城下,接受漂母增食。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受封为楚王,不忘一饭之恩,酬谢漂母千金以报前恩。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清)曹雪芹《淮阴怀古》曰:“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定位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晨炊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昌亭之客:谓南昌亭长的食客。《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后以“昌亭之客”借指怀才不遇而暂寄人篱下者。

昌亭旅食:见“昌亭之客”。指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处,借指怀才不遇而不得不寄人篱下者。

胯下之辱:从胯下爬过的耻辱。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以“胯下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

胯下蒲伏:语出(宋)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气克斗牛、气吞牛斗:形容气魄很大。语出(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千金记·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云,气克斗牛,怎肯与他年少成仇。”

执戟之郎、执戟之臣:《续汉书·百官志》曰:“凡郎官皆主更执戟。”秦汉郎官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执戟宿卫殿门,故称执戟郎。《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谢武涉曰:“臣事项王,管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后以“执戟之郎”比喻地位卑微。

解衣推食: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别人穿,把自己的食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极为关怀,慷慨赠人衣食。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意为汉王刘邦对韩信恩信有加,甚至将自己的衣服脱给他穿,将自己的食物退给他吃。

解推之恩:见“解衣推食”。用以形容恩惠之深或慷慨地给人以帮助和关心。语出(清)程鸿诏《淮阴钓台歌》:“漂母一饭酬千金,解推之恩宁轻捐。”

言听计用、言听计从、言听计行: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修武高眠:指刘邦诈称使者,袭夺韩信、张耳印符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成语摘录在线全文阅读。

成语摘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8939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