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三期电厂330MW空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 (初)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火电厂低温乏汽的能量约占电厂耗能总量的30%以上,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可以为XX热电厂利用2×330MW供热机组进一步拓展供热市场的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增加电厂的供热安全裕量,对企业发展的是一个良好机遇。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会使XX热电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更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本项目将利用XX电厂现有厂区内的场地,分两期进行供热机组的乏汽余热回收,一期安装3×41.01MW的热泵,回收现有一台330MW供热机组部分乏汽余热49.36MW,可增加供热面积约82万m2,满足规划供热面积450万m2的需求,二期安装5×42.50MW的热泵,回收现有剩余乏汽余热85.26MW,可新增供热面积约142万m2,满足规划供热面积1200万m2的需求。通过两期工程实现乏汽余热回收并用于供热,提高现有机组的供热能力和经济性。 1.2 编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下列文件和资料开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产业政策、节能政策和法规; 《采暖与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安全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3—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建设单位提供的经确认的其它资料
5
昌吉三期电厂330MW空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 (初)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工作简要过程
我院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开展XX热电厂330MW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为保证本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结合本项目情况,组成项目组,项目组成员主要包括:主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专业主管和专业主设人等。
为进一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沟通主要设计原则和思路,我院有关专业人员多次赴XX电厂进行现场调查,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现场调查中,我们重点踏勘了厂区、空冷系统、热力系统等;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就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和思路交换了意见。 1.4 工作组织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由XX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编制,参加本报告编制的人员包括:主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专业主管和专业主设人等,具体为:
主管总工程师: 项 目 经 理:
专业主管和专业主设人见表1.4-1。
参加本报告编、校人员
表1.4-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专 业 热 机 电气一次 电气二次 照 明 通 讯 结 构 建 筑 总 交 暖 通 6
专 业 主 管 主要设计人 昌吉三期电厂330MW空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 (初)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10 11 12 13 14 专 业 水工结构 供 水 给 排 水 热 控 环 保 专 业 主 管 主要设计人 15 技 经 16 17 工程地质 水文气象 7
昌吉三期电厂330MW空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 (初)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热负荷分析
2.1热负荷现状分析
本项目供热范围包括XX市中山西路以南、石河子路以北、三屯河东干渠以东、长宁路以西地区和乌伊东路以北、中山东路以南、绿洲北路以东、河滩北路以西地区。供热范围内2005 年现状建筑面积为214 万m2、2010 年建筑面积将达到621万m2、2020 年建筑面积将达到1231万m2。目前XX热电三期接待的面积约为376万平方米,其中供热首站接带约170万m2,其他206万m2由换热站热水炉接带,到2012年下半年,该部分热水炉接带面积将由热电厂首站直供。同时,热电厂正积极拓展市场,保守估计2012年下半年接带450万m2,2013年接带面积达到800万m2,2014年接带面积达到1200万m2。
XX市现状建筑的综合热指标为84W/m2。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GJJ34-2002》及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了文件昌市建发(2004)99 号《转发自治区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并考虑供热系统由于监控水平不高会存在局部水利失调现象,在留有余地的前提下确定新建居住建筑热指标45W/m2,其他公共建筑热指标取70W/m2,依据各类建筑所占比例,计算出规划建筑综合采暖热指标为55W/m2。 XX市冬季采暖期按室外环境温度+5℃为计算期,从当年10月25日供热至次年4月15日,采暖期约173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9.5℃,室外采暖设计温度-25℃。本项目采暖供热面积在2010年为620.7万m2,其最大热负荷为403.41MW,近期2011年两台机组投产时最大热负荷为491MW,2015 年(中期)总热负荷约为570MW,远期2020年XXXX新热电厂供热区域中每平米采暖供热面积最大热负荷约为60W,其最大热负荷为738.82MW。 近期2011年供热最大热负荷:491MW
近期2011年供热平均热负荷:491×(18+9.5)/(18+25)=314.1MW 近期2011年供热最小热负荷:491×(18-5)/(18+25)=148.4MW
近期2011年采暖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173×24×(18+9.5)/(18+25)=2655.3h 近期2011年采暖供热量:Q=314.1×106×3600×4152/109=469.5万GJ 远期每平米采暖供热面积最大热负荷:738.82×106/(1230.54×104)=60W
8
昌吉三期电厂330MW空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 (初)可行性研究报告 远期供热平均热负荷:1230.54×104×60×(18+9.5)/(18+25)=472.18MW 远期供热最小热负荷:1230.54×104×60×(18-5)/(18+25)=223.21MW 远期采暖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173×24×(18+9.5)/(18+25)=2655.3h 远期年采暖供热量:Q=472.18×106×3600×4152/109=705.77万GJ 2.2 供热可靠性
本项目由于利用汽轮机低压缸排汽作为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汽轮机的五段抽汽为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驱动汽源,为了提高本项目的可靠性,无论是作为驱动汽源的五段抽汽还是作为低温热源的汽轮机乏汽,均与1号机组和2号机组相连,两台机组互为备用。因此本330MW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提高了XX电厂的供热可靠性。 2.3 电厂水质分析
图2-1 热网循环水试验单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330mw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