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①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②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③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3)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循环过程中,有的资本家需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这就产生了借贷关系。因而,从职能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4)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试述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答:(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
(2)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二是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3)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实际上是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
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等。 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答: (1)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有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吸收存款,即把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到银行;二是发放贷款,即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所以,银行是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即贷款人和借贷人的信用中介,同时,银行还充当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2)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就是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业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人资金,资产业务是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
175股份公司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因) 答:(1)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的—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
(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应运而生。
首先,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兴办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仅仅依靠单个资本自身的资本积累是难以办到的,因而要求通过发行股票集资的方式,把单个资本及社会上的闲散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股份公司。
其次,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前提的,因而是信用这种借贷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发行股票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因而,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简述级差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答:(1)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收入便不相同。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2)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较高,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获得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级差地租。
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某些农业资本家耕种后,形成了对这些有限土地的经营垄断,其他资本家无法再制造出优等地和中等地去经营。所以,经营优等和中等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地和稳定地存在,成为一种固定的收入,因而这个超额利润便能稳定地形成级差地租。
(3)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不能创造出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答:(1)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2)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3)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条件是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即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 (4)级差地租的本质: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答:(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农业中的有限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79什么是绝对地租?它在当代有何变化。
答:(1)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即绝对地租。
(2)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这表明过去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已不存在。但这并非意味着绝对地租就随之消失了,事实上,只要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但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却发生了变化。绝对地租不再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形成,而是将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由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经营的情况已经逐渐改变。主要经营形式已变为农业经营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不需缴纳绝对地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马原论述题整理(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