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毛概习题含答案(1)(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5. 中国革命的动力不包括以下的( A )。

A.官僚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敌人是( A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蒋介石集团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 A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 C.打土豪分田地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A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四大家族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财产归人民所有 D. 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归全民所有 9

线

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10.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C A

B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C )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12.毛泽东明确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在( D ) A、1935年瓦窑堡会议 B、1947年10月全国土地工作会议 C、1947年的十二月会议 D、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C ) A、三民主义 B、社会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民粹主义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C )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15.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 )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 )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第 6 页 共 6 页

)与)级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 ACD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

C.没收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CD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有( ABC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4.1948年毛泽东明确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是因为( AB ) A.它是资本主义 B.它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构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D.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妥协性

5.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这种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CD )

A.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B.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大资产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是革命的对象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D.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分析正确的有( BCD )

A.中国共产党同资产阶级建立和被迫分裂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动摇性

C.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 D.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对资产阶级要既联合又斗争

7.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ABCD )

A.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的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是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具有( ABD )

A.买办性 B.封建性 C.妥协性 D.垄断性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BC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三、判断题

X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是社会主义革命 V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V 3.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X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V 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前者是必要准备,后者是必然趋势。 X 6.《论持久战》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运动战,但不放弃战术配合上的游击战

V 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 7 页 共 7 页

V 8.根据党内矛盾的性质来决定的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性质是 ( A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 D )。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C )。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5. 以下哪种经济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 D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6.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要方法是( A ) A.和平赎买 B.互助合作 C.联产承包 D.一化三改 7.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B )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 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8.195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B )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A ) 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0.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 B )

A.四马分肥 B.定股定息 C.无偿没收 D.核价收购

11.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其中第二步是组织( C )

A.农业生产变工队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D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利用、限制、改造

C.和平赎买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二、多项选择题

第 8 页 共 8 页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BCD )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D.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2.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 ABC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C.采用和平方法 D.国家资本主义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 BCS ) A.对官僚资产阶级的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对农业的改造 D.对手工业的改造 4.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重要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5.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BD )

A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2年开始的

B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到1956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D 我国经过“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 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实施的意义( ABCD )

A 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B 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D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经验总结

7.1954年9月,我国制定及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 ABD ) A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表明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三、判断题

X 1.新中国一成立,党就面临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任务。

X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此在世界东方屹立起来。

X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V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第 9 页 共 9 页

V 5.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

V 6.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X 7.在社会主义农业改造中,农民即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因此要采取强制改造的原则。 V 8.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X 9.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赎买的具体方式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X 10.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为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B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中苏关系》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 A )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讨论的问题没有以下( B )

A.经济问题 B.政治生活问题 C.思想文化问题 D.教育科技问题 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是( A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C.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D.初步探索社会主义

5.以下文章发表于1957年的是( B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以下哪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B )

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劳动者同反革命者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D.民主同集中的矛盾

7.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不同民族之间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 D ) A.团结—批评—团结 B.民主集中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平等、团结、互助

8.针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经济建设的重点必须是发展( C )

A.农业 B.工业 C.重工业 D.粮食产业

9.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著作是( C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中苏关系》

10.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 A )的强国( A )

第 10 页 共 10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5年毛概习题含答案(1)(2)在线全文阅读。

2015年毛概习题含答案(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80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