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检测单位未按建设单位要求配备相应检测仪器设备,监理工程师有权责令其整改。如果检测单位不能整改应停止其检测工作,并报告质量部和项目分部。

5.1.3 超声波探伤必须使用具有记录缺陷波功能的探伤仪器。在实施探伤中如发现缺陷,应将仪器记录的缺陷波附在该探伤报告上。 5.2 检测要求

5.2.1 本项目无损检测如无特殊要求,设备及管道的无损检测执行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钢结构的的无损检测执行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或GB/T3323-2005《钢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5.2.2 进入现场施工的检测人员必须配带质量管理部统一颁发的上岗证,随时接受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和监理的岗位检查。

5.2.3 检测质量的控制形成闭合管理,应有明确的见证和标识,发现问题以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形式下发,相关单位根据要求做出整改,并以整改回复单书面回复。 5.2.4 质量管理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对检测单位的质保体系运转、检测工艺执行、检测过程质量实行监督与检查,对各类检测报告进行抽查。

5.2.5检测单位必须每周五以电子版方式向项目分部、监理、质量管理部提交检测周报,监测机构必须每周五以电子版方式向质量管理部提交监督抽检周报,内容包括申报每条管线(或设备)、每位焊工的探伤合格率、以及累计探伤合格率等情况。每月25日上报无损检测月报表。

5.2.6 无损检测结果由质量管理部统计汇总,每月发布无损检测信息。

5.2.7 射线探伤单位必须具有省市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文件证明或具有省市卫生部门颁发的《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文件证明。

5.2.8 射线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省市卫生防疫部门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证书。 5.2.9 检测单位必须依据本规定和设计规定的规范标准,针对所承包的检测项目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工艺。检测单位编制的检测方案、检测工艺必须报本工程监理审查后,报质量管理部审核备案。

5.2.10 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如球罐、冷箱、反应器、容器、塔、料仓)和重要压力管道(如SHA类管道、低温管道、各种炉管、设计要求100%拍片的管道)都必须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施工规范编制单项检测工艺方案。

5.2.11 检测单位应在检测布置图(管道应为管段单线图,设备应为排板图、钢结构应

为节点图)上标注检测部位、返修焊口和扩检部位。

5.2.12 底片的标记布置按下图所示。加扩拍片在片号前加放“K” 标示。一次返修后在片号后加放“R1”, 二次返修后在片号后加放“R2” 。

焊缝号 片号 位号 管线号(设备号) 规格 拍片日期 >>>>>>>>>>> ① 焊缝号 片号 焊工号 ② 位号 管线号 规格 拍片日期 焊工号 5.2.13 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方能进行检测或按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5.2.14 每日的检测工作应及时完成。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完成的,检测单位应说明未完成工作的原因及数量,并经监理确认。检测单位初评底片像质不合格,补拍之后连同原片一同报审。

5.2.15 检测报告格式执行SH3503标准。报告一式六份,用计算机打印成页,格式不能随意更改。报告编号按装置或单元号统一编流水号,返修报告按原报告编号另发“R1”(R2)报告,扩探报告按流水号加“K”标记。

5.2.16 报告上的技术数据必须填写完整,准确无误,不得有涂改。

5.2.17单项工程完工后检测单位必须提供一套电子版报告和电子版附图交施工承/分包商和监理单位。

5.2.18 无损检测使用胶片必须符合JB/T4730-2005标准要求。

5.2.19 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应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本项目HSE有关规定执行。 5.3 无损检测的实施

5.3.1无损检测单位检测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提供总申请表及单线图、排版图、节点图 施工单位焊接申请单 专业监理工程师点口指令 检测部位现场确认 检测实施 检测结果反馈 出具检测报告。

5.3.2 施工前施工承/分包商必须将所承包项目中需要探伤和检测的部分按容器、管道和钢结构分别列出总表,表中应反映各种数据,如施工承/分包商名称、装置或单元名称、装置或单元号、检件编号、材质规格、检测比例、执行标准、探伤方法、合格等级等。这一总表作为总申请表分别报检测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管理部各一份。单线图、排版图、节点图经监理审核后报检测单位一份。

5.3.3 焊接前,施工承/分包商应按相应规范的要求,根据施工图绘制施工单线图、设备排版图、钢结构节点图等报监理单位,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后,交检测单位和监测机构各一份。

5.3.4 按比例要求进行无损检测的部位由监理工程师指定:

5.3.4.1 由施工单位根据焊接记录,按设备位号、管线号、焊工号等填报检测申请单。 5.3.4.2 监理工程师根据无损检测申请单、排版图、单线图和现场焊口质量进行探伤点口、并现场做好标记,填写监理工程师指令卡,直接交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5.3.4.3 如检测单位当天或当晚未按监理工程师指令卡完成检测任务,则由监理工程师对未完工作重新点口。

5.3.5 无损检测比例为100%的,由施工单位填报无损检测申请单,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交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5.3.6 监理工程师指令卡或无损检测申请单(无损检测比例为100%)一式三份,监理单位、无损检测单位、施工承/分包商各一份。

5.3.7无损检测结果经评定、审核后,检测单位应将检测结果反馈单及时报给施工承/分包商和监理单位。

5.3.8 无损检测结果反馈后5日内,无损检测单位应将经评定人员和审核人(要求必须是RT高级人员)签字的检测报告加盖检测专用章后报施工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监测机构1份。

5.3.9 检测单位应使用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无损检测管理。 5.4 监督抽检无损检测的实施

5.4.1各监理单位根据现场第三方检测施工质量,确定抽检方法和部位并委托监测机构对第三方检测实施抽检,每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抽检比例为1%~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从严要求。

5.4.2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指定抽检部位做好标记,同时在委托书上做好记录。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抽检人员需在现场共同确认后在委托书上签字。

5.4.3 监督抽检委托书一式三份,质量管理部、监理单位和监测机构各一份。 5.4.4 监测机构应将检测结果反馈单在检测后及时反馈给项目分部、监理和施工承/分包商,检测报告一式六份在检测后5日内报给质量管理部、监理单位各一份。 5.4.5 抽检范围包括已经检测合格部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应派专人协助抽检。抽检全部合格,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抽检若有一处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检,若仍有不合格,则全部复检,所发生的费用由第三方检测单位承担。

5.4.6 在抽检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承/分包商或检测单位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弄虚作假现象,立即上报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有权对施工承/分包商或检测单位进行整顿和处罚。

5.4.7监测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5.4.7.1 审查各检测单位的无损检测方案、工艺和各种检测报告。

5.4.7.2 设备和压力管道及钢结构(凡设计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无损检测的焊缝)的焊接质量实施无损检测抽检。抽检部位应为检测单位已检部位以及整体到货设备的焊缝。

5.4.7.3 检测单位拍摄的底片将由监测机构进行抽检复评。检测单位应派专人在底片拍摄第二天14点前将底片送检复评。复评验收内容为: (1) 底片拍摄是否按本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2)底片质量是否达到JB/T4730-2005标准要求; (3)缺陷评定是否准确,有无漏评、错评;

(4) 焊缝的探伤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单条焊缝拍片一般应为100%,不允许有漏

检。其它应符合有关的施工标准、规范要求。

(5) 焊缝超标缺陷返修后,是否进行了复检和扩大检测。复检底片上要有(R)标记、扩检要有(K)标记,扩探比例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探伤比例执行率、复检率和扩探比例必须达到100%。 5.4.8 监测机构抽检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提供总申请 施工单位焊接申请表 标注第三方无损检测结果的单线图(或排版图/节点图) 监理/质量部工程师点口委托

检测部位现场确认 检测实施 检测结果反馈 出具检测报告。 5.4.9 施工单位无损检测总申请(现场制作的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总委托),管线施工前,施工单位向质量部、监理、监测机构提供总申请,内容包括:位号、管线号(设备号)、材质、规格、焊口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比例、执行标准、合格级别。未进行总申请的,不准施工。

5.4.10对检测单位的无损检测方案(工艺)和各种检测报告的审查、底片的复评确认,由检测单位派专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监测机构,并做好交接记录。

5.4.11监测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无损检测监督抽检管理,每周五和每月25日将监督抽检和底片、检测报告复审情况周报和月报报质量管理部和监理单位(电子版)。 5.5检测工作总结

5.5.1一项单项工程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30日内,检测单位和监测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检测工作总结。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检测的设备、材料清单、检测工作量统计、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不合格项的处理、检测的效果等。

5.5.2检测单位和监测机构将检测资料编制成册,报监理单位和质量管理部审核后,做为交工资料交付本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存档。 5.6无损检测单位和监测机构的管理与考核

5.6.1无损检测单位和监测机构委托合同生效10天内应组建无损检测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资质)、职责分工及管理程序、检测仪器、设备等报石炼化油品升级及原油劣质化改造工程质量管理部审查。经资质审查合格的人员,按本项目《特殊工种及检测人员持证管理规定》办理《无损检测上岗证》后,方可进入现场从事相关作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无损检测管理规定(2)在线全文阅读。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80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