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谏太宗十思疏
一. 文言实词 (一) 通假
1.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二) 古今异义 1. 必固其根本
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大;今:景象 3. 慎始而敬终 古:慎;今:尊敬 4.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古:虚;今:冲击 5. 虽董之以严刑 古:监督;今:董事 6. 居域中之大 古:处在;今:居住 7.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8. 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专指帝位; 借代手法 。今:神奇的器具 (三)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思无以怒而滥刑:施刑。 2. 形容词作动词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轻视。 2)欲流之远者:流得远。 3)思国之安者:变得安定。 4)塞远而流长也:流得长远。 5)斯亦伐根以求木茂:长得茂盛。 3. 形容词作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 3)简能而任之:贤能的人。 4)择善而从之:好的方面。 5)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人。
6)居安思危:安乐的环境;危急的局势。 7)惧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4.动词作名词
1)诚能见可欲:想要的东西。
1
2)将有作: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 3)惧满溢:满出的现象。 4)乐盘游:娱乐游逸之事。 5)优懈怠:松懈怠慢的现象。
6)虑壅蔽:(耳目)被堵塞、蒙蔽的现象。 5. 使动用法
1) 则思止以安人:使……安宁。 2) 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3) 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4)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5) 宏兹九德 :使……光大。 6. 意动用法
1)乐盘游:以……为乐 7. 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不心服:在表面上;在内心。 (四) 一词多义 1、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生长 3)塞远而流长也:流得长远 3、固(多时为虚词但此时为实词)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稳固 4、善
1)择善而从之:好的方面 2)善始者实繁:善于 5、下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必竭诚以待下:在下位的人
3)则思虚心以纳下:在下位的人、臣民 6、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局势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危之位 7、诚
1)诚能见可欲:果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8、能
1)诚能见可欲:能够
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 9、思
1)则思……(等句):考虑 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内容 二. 文言虚词
2
1、盖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表推测,大概 2)盖在殷忧 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2、以
1)戒奢以俭 用、行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来 3)必竭诚以待下 来 4)虽董之以严刑 用 5)振之以威怒 用 6)则思知足以自戒 来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7)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以致于 8)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因为 9)则纵情以傲物 从而 3、则
1)则纵情以傲物 就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那么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之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闻求木之长者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2)同“的”:
代百司之职役哉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倒装句
1)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 (状语后置) 2)振之以威怒:以威怒振之 (状语后置)
3)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足以戒自 (宾语前置) 4) 则思谦冲而自牧:则思谦冲而牧自(宾语前置) 3.省略句
1)盖(陛下)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虽(陛下)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其)苟免(严刑)而不怀仁,(百姓)貌恭而心不服。
3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之力量也)。 4)(水)载舟(水)覆舟。
5)诚(陛下)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6)(陛下)垂拱而治。
7)(陛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4.被动句
1)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修辞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借代)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借代) 3)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借代)
一、 文言实词 (一) 通假
(1)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反”,同返,返回 (二) 古今异义 1. 虽然,吾心许之矣。
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古:挂;今:词义缩小 4.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古:出使;今:聘请
5.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 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 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
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 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作动词 1) 徐人嘉而歌之曰:唱歌 2)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先前的承诺 2、 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向西 2)吾心许之矣:在心里 3)然其心许之矣:在心里 3、 名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以……为宝 4、形容词作动词
1)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欺诈 二、 文言特殊句式
十七、《新序》二则4
(一) 判断句
1)子罕非无宝也 ,所宝者异也 。 2)非所以赠也。 3)是欺心也。 (二) 省略句
1)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 2)(季)致使于晋。
3)以 (之)示 玉 人 , 玉 人 以(之) 为 宝 , 故 敢 献 之 。 (三) 倒装句 1、 定语后置 1)宋人有得玉者 2、 状语后置
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十八、训俭示康
一、 文言实词 (一)通假
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二) 古今异义 1. 世以清白相承
古:廉洁、朴素的家风;今:纯洁,没有污点 2. 吾不以为病 古:缺陷;今:生病 3. 或三行五行
古:行酒;今: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 古:修筑;今:治理 5. 常数月营聚
古:营谋聚集;今:经营,管理 6. 然后敢发书
古:请客的帖子;今:书籍 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古:少;今:指食物鲜美 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
古: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 9. 君子以为忠
古:指有名望的人;今:指道德高尚的人 10. 聊举数人以训汝
古:姑且;剩下的;今:聊天 11. 当以训汝子孙: 古:教诲,劝诫;今:训斥 12. 枉道速祸 古:招致;今:速度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二第二学期新教材科内文言文整理(市重点学校课堂加参考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