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282《教育统计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可以反映其原始数据在团体中的位置。 A.√ 2、 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来反映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 B.×

3、 点计数据是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A.√

4、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 A.√ 5、 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 A.√

6、 标准差是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B.×

7、 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属于随机变量。 A.√

8、 几何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 B.× 9、 用量尺测得的学生身高数据属于测量数据。 A.√

10、 t分布是一种标准正态分布。 B.×

11、直条图是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B.×

12、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A.√

13、 样本上的数字特征称为样本容量。 B.× 14、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实验前后进行两次测验,所获得的两组测验结果属于相

关样本。 A.√

15、 在分层抽样中,将总体分层的基本原则是各层内部以及层与层之间差异都要大。 B.× 16、点估计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 A.√

17、 数据60、45、90、66、80的中位数是90。 B.×

18、 分层抽样是按照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把总体划分成几部分(即几个层),然后从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抽样方法。 A.√

19、机械抽样的基本方法是:排序、确定间隔、抽取个体。 A.√

20、 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的抽样方法。 A.√

21、 统计图的标题要写在图形上方。 B.×

22、统计表的标题要写在表的下方。 B.×

23、 样本内个体数值的分布称为某种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B.×

24、 差异系数是方差与算术平均数的百分比。 B.×

25、 总体的各种数字特征称为参数。 A.√

26、相关系数的值一定大于0。 B.×

27、两个独立样本的样本容量一定相等。 A.√

28、双向表χ2检验适用于按照两种标准分类的点计数据资料。 A.√

29、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数,说明它们存在正相关关系。 A.√

30、两个相关样本的样本容量不一定相等。B.×

31、概率为0的事件是必然事件。 B.× 32、任何随机事件的概率都是在0与1之间的正数。 A.√ 33、可以使用标准差来比较两组单位不同的数据资料的差异程度。 B.× 34、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值时用算术平均数作为集中量指标也能很好地描述数据的典型水平。 B.×

35、直条图是用面积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B.×

36、χ2分布呈正偏态。 A.√ 37、相关系数能够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和密切程度。

B.× 38、有5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别为:88、73、88、78、98分,这组成绩的众数是98分。 B.×

39、数据组70、89、70、90分的全距是20分。 A.√

40、正态分布曲线是对称的。 A.√

41、χ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度量数据。 B.× 42、“65、69、72、87、92”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4 分 。 B.×

43、整群抽样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抽样方法。 B.×

44、众数是常用的差异量。 A.√

45、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则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 B.×

46、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平均数为1,标准差为0。 B.× 47、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是根据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来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平均数之差的显著性。 A.√

48、某班50个学生中有2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女生的概率是0.4 B.×

49、只列出观察对象的名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指标名称的统计表是简单表。 A.√

50、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超过40的样本。 A.√

51、标准差经常和算术平均数配对使用。 A.√ 52、圆形图中扇形面积表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A.√

53、 取值个数无限的数据称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B.×

54、 统计报表属于经常性资料。 A.√

55、 随机事件的概率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A.√

56、 教育统计是应用统计的分支,是教育科研进行定性分析的工具。 B.×

57. 联系实际阐述集中量和差异量的作用和各有哪些常用类型。

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一类特征量。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集中量来反映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说明所研究对象整体的发展水平和效果。常用的集中量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差异量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一类特征量。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差异量来反映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量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

齐;差异量越小,说明数据变动范围越小,分布就越集中。常用差异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差异系数等。

58. 联系实际阐述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内容和学习意义。

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主要内容: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制表、绘图和计算特征量等,对已经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数据分布的特征清晰、直观、明确地显现出来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估计或推测总体的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它是由部分推断全体、由已知推断未知的统计方法。

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科学工具。学习的具体意义:用于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便于相互交流和学习。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基础。

59. 在某小学随机抽取了40名三年级和6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一项综合素质测试,测查结果:三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是85分,标准差是4分;四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是82分,标准差是6分。请检验两个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

⑴提出假设:

H0:μ1=μ2 H1 :μ1≠μ2 ⑵计算Z值:

采用独立大样本Z检验,计算Z值的公式如下:

根据公式计算出:Z=3

⑶统计决断:Z=3>2.58,根据双侧Z检验的决断规则做出决断:0.0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两个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比较显著性的差异。

60. 将下列20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以5分为组距编制一个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72 88 94 72 74 70 83 94 97 95

99 75 85 79 86 98 79 76 70 6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0282《教育统计学》在线全文阅读。

0282《教育统计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10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