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祺的功绩,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给予了 高度评价: 他矢志不渝, 在任何时候、 任何环境、 任何压力下, 都始终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 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他扎根群众, 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把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他奋斗不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 始终谦虚谨慎、 勤勉好学, 严于律己、恪尽职守, 不计名利、 甘于奉献, 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崇高风范。
在白色恐怖下, 张祺一次次经历了 战友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愤、 置身被特务紧追不舍的险境, 但他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 他的侄子张伯禧回忆说, 1946 年 3 月 的一天, 特务在雁荡路一带抓张祺。 当时, 张伯禧刚好坐电车经过, 车外一片混乱, 听说是抓共产党, 而且传来了 枪声, 并看见一个人影朝电车奔了 过来。 早已对特务行径恨之入骨的电车司机在放过来人之后, 故意挡住了 特务的去路事后, 张伯禧来到叔叔家, 叔叔没有任何紧张、 后怕, 表现出的依然是自 信、坚毅和果敢。 直到多年以后, 张伯禧才知道, 雁荡路那惊险一幕, 原来要抓的正是自己的叔叔。
1958 年 2 月 , 张祺任上海市长宁区委第一书记。 三年困难时期, 张祺虽身患多种疾病, 但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动员并带领区委干部和全区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以身作则, 艰苦奋斗, 经常抽出时间到各个菜市场了 解副食品供应情况, 倾听群众呼声。 为克服暂时困难, 抽调 30名干部, 组织 267 个单位自力更生养猪、 鸡、 鸭、 鱼, 分配给有关干部职工, 减轻市场供应的压力。 同时, 他还抓工业生产, 至 1959 年底, 区工业生产总值比 1958 年增长%, 全区评出 53 个先进集体、 117 个先进生产者, 其中全国先进集体 4 个、 全国先进个人 13 人。 平时, 张祺生活十分朴素。他家孩子多, 困难大, 粮食不够吃, 而自己常工作到半夜时分才下班回家, 吃一碗菜泡饭充当晚餐。 张祺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 组织上按规定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 但他却经常把这些钱物拿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 中, 张祺也和其他老同志一样惨遭迫害。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 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张祺,带领各级工会组织拨乱反正, 大力恢复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他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书记处书记期间, 他要求各级工会领导: “要做无名英雄, 培养和树立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先进工作者, 扬名四海, 而自己却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舍己为人我们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了 人才, 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晚年, 张祺还分别担任了 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主任, 指导上海地方党史、 工运史的征集、 研究和编撰, 满腔热情地为党史工作发挥余热。 他历时 8 年, 根据亲身经历, 查阅大量资料, 以 80 岁高龄抱病完成了 27 万字的《上海工运纪事》,为党史、 工运史研究留下了 一部重要史料。 张祺这种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令人感佩, 催人奋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学习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事迹个人心得体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