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看春晚, 一直到十二点, 村里依旧灯火通明, 依旧响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别有一番风味, 也是我们小孩欢呼雀跃的时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过了 年, 就意味着大了 一岁, 该更懂事了 。 除夕过后是正月 , 接下来是元宵, 也就意味着要开学了 , 不知不觉中也有一丝不舍, 再次期待春节的到来。
篇七
在春节, 我的家乡 有许多风俗, 如: 贴春联、 舞狮、 包饺子……其中, 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除夕, 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馅儿和饺皮, 准备包饺子。 我在一旁看见妈妈和婆婆包的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 觉得挺好玩, 不由得也拿起一张皮儿, 准备包一个。 我用左手托着饺皮, 右手夹上满满一筷子馅儿, 放在皮儿中央, 把饺子皮的两端往中间一合, 使劲一捏, 不料, 馅儿不听使唤地从饺皮侧面钻了 出去。 我一看, 赶紧把馅儿堵住, 可皮儿仍然“张着大嘴”。 弄了 半天, 就是合不拢“嘴”,我也变成了“大花猫” 脸上全是面粉, 整得大伙儿看了 都乐呵呵的。 我像泄了 气的皮球, 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 好像摸透了 我的心思,走过来说: “是不是要放弃了 ? ” 我点了 点头。“来, 我教你。” 说完, 妈妈便给我做了 示范, 看过, 我就明白多了 。 重新拿起一张饺皮, 学着妈妈那样, 把皮儿托在手中, 轻轻地夹起一小筷子馅儿, 把皮两端往外一揪, 再往上一合, 用虎口“煮饺子啦!” 说完, 妈妈就把包好的饺子放进锅里。 过了 一会, 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 , 我连忙拿起筷子尝了 一个, 太好吃了 !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屋外, 爆竹声还在彻夜回响。家乡 的风俗还有好多好多嘞, 下次我和你们再一一述说。
篇八
说起我的家乡 呀, 那真的是有许多特色呢。 如盐水鸭、 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 说到这里, 你一定猜到了 吧, 那就是南京, 虽说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们这里的节日风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 , 每当这时, 大人们都忙着包粽子, 粽子的种类也很多, 有白粽子、 肉粽子、 咸蛋黄粽子、 红豆粽子等等。 小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大哥哥、 大姐姐们学习做香包, 据说香包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去年, 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 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动, 要求社区的小朋友也要参加。 看到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日子终于到了 , 我们来到社区, 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 。 活动开始了 , 先由一位大姐姐讲解了 端午节的由来, 再由一位奶奶给我示范了 如何包粽子。 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 我按照老奶奶教我们的方法, 首先, 将两片粽叶拼在一起, 把它们理平整; 接着, 把它们卷成一
个带柄的漏斗; 然后, 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 再拿一片粽叶封口 ;最后, 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子底部和封口 处绕几圈扎紧。 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子都会漏米。 这时, 一位老奶奶看了 之后就是“你包的粽子貌似吃多了 。” 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米放多了 。 经过几次练习, 我终于包好了 一个粽子, 它像一只小号的靴子。 等我包好五个粽子, 已经满头大汗了 。
我们还学习了 如何做香包, 就是用热熔枪将两片带有图案的布片的三边粘在一起, 再往里面放入一些干花和中药材, 最后把口 封好, 这样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 ,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会把我们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这时, 我感觉家乡 的风俗不仅给大家带来了 快乐, 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家乡 的风俗我爱你, 你带给我汗水和快乐。
篇九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大家族, 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寒。 春分送暖入屠苏。” 正是我家乡 的风俗——过年。过年时, 家家户 户 大扫除, 也就是除旧迎新。 之所以要大扫除, 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传说坏神仙“三尸神” 最喜欢搬弄是非, 他向玉皇大帝报告, 说人间那些挂了 蛛网的人家正在作乱犯事。 玉帝听了 很生气, 要惩罚人间, 这事被灶王爷知道了 , 他通知每家每户 赶紧打扫卫生, 玉帝一看, 人间到处气象更新, 并没有像“三尸神” 说的那样, 于是吩咐诸神为人间送瑞添福。
在除夕的大早上, 人们会点燃早就准备好的鞭炮, 一串串的鞭炮“霹雳吧啦”的响, 孩子们多躲在门后, 之后再点燃一排圆形花炮, 火炮“嗖” 的一声声直冲云霄, 再“轰” 的一炸, 化作一缕白烟。 到晚上, 家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 外出的家人再忙再远, 也要在这天赶回来, 年夜饭上有象征团圆的圆子, 寓意年年有余的鱼, 代表长寿的面条……吃过年夜饭, 长辈还要给小辈发压岁钱, 红包上有“万岁千秋”“却殃除凶” 等吉祥语, 或者是龙。 鬼。双鱼等吉祥图案, 表达了 长辈的关爱和祝福, 孩子们收到红包也是非常欢喜。拿过红包, 小孩子们出去找玩伴, 她们结伴放着花筒, 燃着烟花。 烟花在夜晚显得格外美丽, 有红的, 有蓝的, 有紫的, 有黄的, 五颜六色, 各式各样, 孩子们还要守岁, 一直要到镇远初一还算结实。
希望家乡 的风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让年味变的越来越浓, 让这种历史文化能够更加悠久的继承下去。
篇十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要过年了 , 大家都非常开心, 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 不论我们有多忙, 都要回家看望长辈。 我的家乡 在山西, 过年的风俗有许多, 其中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吃”。 大年三十,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 吃着汤圆和饺子。 汤圆有橘子味儿, 芒果味儿和芝麻味儿……咬一口 , 一股清香流出来, 充满整个口 腔。
汤圆虽然好吃, 但更令我期待的还是吃饺子!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 家家户 户 都要吃饺子。 而且在家乡 , 还要在其中的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干净的硬币。 谁吃到这个饺子, 就代表着来年会交好运。为了 吃到这个“福气饺子”, 我是煞费苦心——用了 外形分辨法、 点名点将法、吸铁石探测法……每次都要吃平时饭量的好几倍。 付出总有回报, 包有硬币的福气饺子最终被我吃到了 。 拿着闪闪发光的硬币, 畅想着来年的好运气, 我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除了 元宵和饺子, 家乡 的春节还必须吃鱼、 豆芽、 鸡和面条。 吃鱼, 代表年年有鱼; 豆芽和鸡肉分别代表吉祥、 如意; 吃面条代表着家人长寿平安…… 我们还会在春节放鞭炮、 贴春联、 点旺火、 看舞狮, 赶大集, 迎喜神, 这都是春节的极大乐趣。
凉风习习, 我们在欢声笑语和声声祝福中结束春节, 我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作文共十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