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理念:

  吴正宪专家曾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启迪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的真正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教师的精彩。教师要做操作工,要创造出孩子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知识。”所以,本节课我立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围绕着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彰显美学价值。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5—5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内(相等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新性和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归纳圆的特征,正确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圆规、直尺、剪刀。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学发现

  (一) 课前预习

  布置预习提纲:

  1. 自学课本55页—56页的内容。

  2.自学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会用字母表示。

  3.准备画圆工具及圆形。

  导言:

师: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圆形同学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生活中圆演绎着重要的角色,还藏着很多奥妙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去认识圆,了解圆。→(师板书:圆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

  3.会用圆规画圆 。

  第二环节:探究形成

  (一) 复旧引新,观察比较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边说师逐一帖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观察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形(贴黑板、手指图)和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生1:这些图形都有棱角,而圆形没有棱角。

  生2:这些图形都是由直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二)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说圆)

  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

  生:硬币、钟表面、车轮、脸盆、月饼、桌面、太阳……

  师:课件出示55页主题图,引导学生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初步感知车轮都是圆形的)

  师: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广泛,那你想不想现场画出一个圆呢?

  生:想。

  (三) 自主操作,尝试体验。(画圆)

  (尝试画圆→生说步骤→师示范画圆→生再次画圆)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圆规试着在本上随意画出几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你是按怎样的步骤画圆的?

  2、生:分别说出自己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3、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生观察、感悟。

  4、生再次画圆,体验成功。

  (四)认识圆 (认识各部分名称,展示预习成果)

  师:同学们,圆内还有一些有价值的点和线段,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找到了,现在就请大家展示一下吧。

  (1) 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

  (2) 再在全班交流,师点拨、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并会用字母表示)

  (五)指导操作、探究结论

  1、师:请同学们在本的左侧确定一个点,画出一个圆,在本的右侧确定一个点,再画出一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圆心决定圆的什么?

  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结论)

  2、师:请生先画出半径为1厘米的圆,再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圆,最后画出半径为5厘米的圆,思考,半径决定圆的什么?

  生: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结论)

  (六)探究圆的特征

  1.画一画:学生通过在圆里画半径、直径,寻找半径直径的特点(无数条、都相等)

  2.量一量:

  (1)师出示要求:测量同圆、等圆、不等圆。

  (2)同桌合作,一人测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一人记录。师巡视指导。

  (3)学生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1∕2 )。

  第三环节:拓展应用

  (一)巩固内化

  1.我会填

  2.我来判

  (二)思维拓展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应安在哪?

  (三)感受圆文化,拓展延伸

  创作作品并展示:(学生用圆拼组成各种图形或美丽的图案并展示作品,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美)

  (四)全课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让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四基,提高四能,并加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预备知识。

所以,它在整个几何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现状是:班额大,人数较多,学生的基础知识、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同学虽然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本课时,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折、量、画、议的手段,在动手操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得到成功愉悦。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2、让学生了解、掌握事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并学会画圆。

难点:根据圆的特征,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教法设计:观察法、演示法、探索法、动手操作法、讲解法、练习法。学法设计: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动手操作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纸片、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大家看教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圆形笑脸)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要像这张笑脸一样,开心、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好吗?(好)那就从现在开始,请大家都自信地微笑一下吗!(课件出示)

2、请看大屏幕幕,这些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公平呢?

左图:站一排

中图:围成一个正方形

右图:围成一个圆生:我认为右图更公平。因为每个人到小旗的距离都相等。

师:那圆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今天让我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二、动手操作,探索特征。

1、感受生活中的圆师:对于圆,同学们非常熟悉,生活中你看到哪些物体是圆形的,谁来说一说。

生:硬币、纽扣、光盘、桌面、钟面……年轮。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真不错,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圆的美丽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课件出示)这些图片美吗?(美)古希腊数学家称,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既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又初步感受圆的一些特征。]

2、动手摸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师:这个纸箱里有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谁愿意上来帮我把圆形摸出来(闭上眼)说说你是怎么把圆摸到的呢?

生:以前学的平面图形边是直的,圆边是曲的,没有棱角。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对)正是同学们所想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感受圆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

3、借助实物创造圆。

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物和学具袋中的工具,想办法创作一个圆。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一会儿功夫,桌上画出了很多的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创作的?

生:我是用硬币、用杯子盖、三角板中间的空心部分、圆柱。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这么多圆,下面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第一,把刚才你画的圆用剪刀剪下来。

第二把这些圆像老师这样沿着不同的方向反复对折,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第三,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好,按老师的要求开始吧!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这一点称作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在你的圆中标出圆心。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是一个封闭图形。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4、自学汇报,感知概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2810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