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毎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时原子质亮: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毎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
B.在前期,毎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単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拌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2.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观察植物畑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3.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
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最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4.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外流
B.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5. 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成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会出现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7.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 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还原为甲醇
8.在实验室釆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A.A
B.B
C.C
C.D
9. 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Ca=Ca+
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 + + = +NO+2
C. 硫酸铝溶液中滴如少量氢氧化钾溶液:+4 =Al + 2
D. 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S
10. 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 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 g
11.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増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 化合物XW中的化学健为离子键
C. 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12. 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故并 降低冷却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情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氧化生成的反应
B. 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NaClO
C. 阴极生成的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
D. 阳极表面形成的Mg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
13. 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而变化,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K时,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足
A.溶液pH = 4 时.
B.MA 的溶度积
C.溶液 pH = 7 时,
D.HA 的电离常数
二、选择題:本題共8小题,毎小題6分,共48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簣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簣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簣和滑块组成的系统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盆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理科综合试题第4页(共17页)
15.如图(a)在一块很大的接地金属平板的上方固定一负电荷。由于静电感应,在金属平板上表面产生感应电荷,金属板上方电场的等势面如图(b)中虚线所示,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都相等。若将一正试探电荷先后放于M和N处,该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分别为相应的电势能分别为,则
A. B.
C. D.
16.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的M点沿直径MON为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90°;若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60°。不计重力,则为
A.
B.
C.
D.
17.医学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113ln产生射线,而113ln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113Sn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的113Sn,经过时间t后剩余113Sn质量为m,其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到113Sn的半衰期为
A.67.3d
B.101.0d
C.115.1d
D.124.9d
18.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1000AU(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AU)的椭圆,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A.
B.
C.
D.
19.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拉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速度的大小为,此时撤去F,物体继续滑行2的路程后停止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在此过程中F所做的功为
B. 在此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等于
C.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D.F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2倍
20.四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分别为(+q,m),(+q,2m),(+3q,3m),(-q,m),它们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从坐标原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一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y轴平行。不计重力,下列描绘这四个粒子运动轨迹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21.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的物体,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分别为、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
B.
C.
D.在0~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毎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该同学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平抛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攝,频闪仪每隔0.05s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b)所示(图中未包括小球刚离开轨道的影像)。图中的背景是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带有方格的纸板,纸板与小球轨迹所在平而平行。其上每个方格的边长为5cm.。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小球影像的高度差已经在图(b)中标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 2021高考全国乙卷理综试题答案详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