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10高考广东文综12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
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2.(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
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秦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 )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实现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法治
4.导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5.为保证君权独尊,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B.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
大事
C.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 D.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
6.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7.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8.明成祖即位后,选拔一批亲信的大臣“并值文渊阁,预机务”(《明史》卷147《解缙传》),
阁臣的设置从此成为常制,内阁制度由此基本形成。明成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
A 减轻皇帝政务繁忙的负担和压力 B 抽调精干人才组成皇帝的智囊团
C 克服宦官专权所造成的政治弊端 D 加强皇权,防止臣权过大威胁皇权
9.导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0.(10年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
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1.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2.(10年福建卷)《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
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
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