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池数为2 个,絮凝时间20~30分钟,色度高,难于沉淀的细颗粒较多时宜采用高值.
2. 进口流速一般为0.5~0.6m/s,出口流速一般为0.2~0.3m/s. 3. 隔板间净距应大于0.5m,进水口设挡水措施,避免水流直冲隔板.
4. 絮凝池超高一般采用0.3m.
5. 隔板转弯处过水断面面积,应为廊道断面面积的1.2~1.5倍. 6. 池底坡向排泥口的坡度,一般为2%~3%,排泥管直径不小于150mm.
7. 絮凝效果可用速度梯度G和反应时间T值来控制. 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
设计水量(包括自耗水量)Q = 80000 m3/d = 3333.3 m3/h (2)采用数据:
廊道内流速采用6档: v1=0.5m/s,v2=0.4m/s,v3=0.35m/s,
v4=0.3m/s,v5=0.25m/s,v6=0.2m/s。
絮凝时间:T=20 min 池内平均水深:H1=2.5 m 超高:H2=0.3 m 池数:n=2 (3)数据计算 计算总容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水厂工艺流程设计(课程设计)[1](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