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②,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③,充狙之欲。俄而④匮⑤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⑥
于己也。先诳⑦之曰:“与若⑧芧⑨,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注释】①狙(jū)公:养猴子的老人。②狙:称猴。③口:口粮。
④俄而:一会儿,不久。⑤匮:缺乏。⑥驯( 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⑦诳(kuáng ):欺骗,瞒哄。⑧若:文言文中
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⑨芧( xù):像树的
果实,俗称“橡实”,一种粮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狙亦得公之心( ) (2)损其家口( )
(3)充狙之欲( ) (4)与若芧( )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爱狙,养之成群
B. 能解狙之意
C.先逛之
D.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2)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
4.你从狙“朝三暮四”而怒,“朝四暮三”而喜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②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阅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部编版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