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例题诠释,最典型的试题演练,最新的两年高考(2011,2012)试题精练,答案配有解析,高考小说阅读专题突破,让你高考小说阅读稳拿高分
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24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自主测试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反映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8分)
完全解读
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句一一概括。
2.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6个字)
请求更换曲目 ( ) 伫立纪念碑前( ) 终被乐团录取
3.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5.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主题?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6.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7.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
8.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9.在大雪中出现了“孩子方阵”,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10.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的两点特色
[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1)B D(B这道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文中写朱丹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D考查情节及主题:大师最后录取朱丹是因为认识到他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理解他,接受他。)
(2)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打基础。
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从渲染氛围、推动情节、烘托人物三方面分析即可,每点2分)
(3)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训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