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习题
A.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B.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要求的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造价就越高
C.实际应用数据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可以达到零
D.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多,才会越接近真正的误码率值
四、简答题
1.早物理线路上传输比特流过程中造成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错类型有哪两种,分别有什么特点?
2.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基本服务可以分为哪几类?试比较它们的区别?
3.物理线路与数据链路有什么区别?
4.面向字符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与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5.简述循环冗余码CRC校验的工作原理。
6.简述奇偶校验方法。
7.检错码与纠错码有什么不同?
8.CRC计算可以用软件实现,但多数是使用硬件来实现的,为什么?
9.比较ARQ与FEC的区别。
10.什么事帧同步?帧同步有哪几种主要的方法?
11.数据链路层协议几乎是把CRC校验码放在帧的尾部(trailer),而不是放在帧的头部(header),为什么?
4.4 综合习题
1.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0110011010,接收双方采用的生
43G(x) x x 1,则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中是否出现了差错?如果没有成多项式为
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和CRC校验码的比特序列分别是什么?
542G(x) x x x 1,2.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为1010001101,CRC校验生成多项式为
试计算CRC校验码。
3.一个数据包采用HDLC协议封装成帧,假设其地址字段为10011001,控制字段为00001011,
16125G(x) x x x 1,试画出HDLC的帧格式。 信息字段为11100110,生成多项式
4.在使用0比特插入/删除法的情况下,对于丢失、插入或修改单个比特的差错,校验是否可能检测不到?试说明可能或不可能的原因。
5.在一些网络中,数据链路层通过请求重传损坏的帧来处理传输差错。如果一个帧损坏的概率为p,在确认帧不丢失的情况下,发送一个帧需要的平均传输次数是多少?
6.一个上层信息被分成10帧进行传送,每帧无损坏地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为80%。如果数据链路层协议不进行信息控制,那么这一信息平均需要发送多少次能完整地到达接收方?
7.假设一个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kb/s,单向传输延迟时间为20ms,那么帧长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用于差错控制的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50%?
8.使用差错控制中的后退N(go-back-N)协议在3000公里长的T1干线上发送长度为64字节的帧。如果信号的传播速度是每公里6 s,那么帧的序列号应该是多少比特?
9.假设一个滑动窗口协议使用的帧序号空间足够大,使得接收方能够区分新帧和重发帧。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四章数据链路层(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