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可以使用温室气体作为“解冻”火星的主要原料,增强保温作用,A正确;地球和火星都属于太阳的行星;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气温低于地球所以需要“解冻”,C正确;从表中看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与地球相比火星为类地行星。
21.AB
22.BD
23.AC
【解析】
21.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雅鲁藏布江,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和雨水,AB正确。
22.图中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地貌类型是三角洲,成因是流水堆积,BD正确。
23.图中北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铁路建设难度大的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AC正确。
24.AC
25.CD
【解析】
24.甲、乙两地是太阳能发电,甲地位于南京西侧,冬至南京日落时甲地还处于白天,乙地与南京经度相差不大,南京日落时乙地也日落,甲发电量多于乙地,A正确;乙地和南京经度相差不大,南京时出时,乙地也日出,一天发电量最大的应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丙地和丁地是风力发电,冬季气温低,对电力需求量大,且冬季风力较大,是一年中发电量最多的季节,C正确。
25.全球能源互联网会导致能源利用率提高,使全球能源安全水平上升;不会改变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日益突出的问题,C正确;可以打破以油气为基础的传统能源体系,提升新能源影响力,D正确。
26.BD
【解析】
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峰勃朗峰海拔高度变化不大,是因为勃朗峰在地壳运动抬升中还受到外力作用影响,B正确;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甲处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D正确。
27.(1)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云量。
(2)海拔高,气温低,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发展畜牧业。
(3)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试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农业区位因素
(1)图中①地是青藏高原,年太阳总辐射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地是四川盆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小的原因是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2)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应从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4)图中④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该地有利于农业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不利的主要自然条件是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
28.(1)CD;AB;画图略
(2)(23°26′S,150°W)
(3)长;西南;逆
(4)乙;画图略
【解析】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1)图中CD与赤道垂直,表示地轴;AB与太阳光线垂直,表示晨昏线;晨昏线AB以东的是夜半球。
(2)由材料“甲地所在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可知,E点所在经线为150°W,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坐标是(23°26′S,150°W)。
(3)左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日期为12月22日,一个月内为12月22日到1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江苏白昼变长,日落方向是西南;北印度洋为冬季,洋流流向为逆时针。
(4)右图中有两次阳光直射,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只可能是乙地;海安(北纬32.5°)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为6月22日达一年中最大值,为82°,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小值,为34°。
【点睛】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9.(1)冬冷夏热,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陆性气候强)。
(2)A地降水稀少,A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B地降水丰富,B地多地形雨。
(3)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盐度增加,土地荒漠化。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土壤盐碱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11月检测试题(含解析)(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