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广州地区中学生使用
一、晶体“长角”与溶解平衡
晶体会“长角”,不知你是否相信,如果不信,那就请你亲自实验一下:在一杯饱和食盐溶液里,放入一粒打掉了一角的食盐晶体,放置一定时间后,你就会发现缺了角的那粒食盐晶体又自动“长”出一个角来,变成了一块规则的食盐晶体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从食盐饱和溶液里又析出了一些食盐而把缺了的角补起来的吗?试想,如果这样的话,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仔细观察前述小实验的现象,我们就会发现,长了“角”的新晶体比原来的晶体小了一点.如果事先把缺角晶体称量一下,假定其质量为m1,再称一下长了“角”的新晶体,假定
其质量为m2,则会发现m1=m2.
这就说明,在饱和溶液里没有溶解的食盐晶体并不是“静止”在那里一点儿也不变化了,而是时时刻刻在不断地溶解,溶液中的食盐又时时刻刻在晶体上析出,只不过每一时刻溶解的量和结晶的量相等而已.就在这个溶解—结晶的反复过程中,一粒完整的食盐立方体就形成了,这就使缺损的角被“补”了起来,但新的食盐立方体的边长肯定小了,其质量却不会发生改变.
总之,晶体“长角”是由于物质处于溶解平衡之中.
二、盐田里的化学
漫步海滨,清风徐吹,蔚蓝色的海水微波荡漾,确实令人心旷神怡.可是当你口渴喝上一口海水时,那又苦又涩又咸的滋味就会让你哭笑不得.可见,海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但是海水却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食盐.那么,为什么从海水里得到的食盐就只咸不苦呢?这就是盐田工人师傅们巧妙利用化学知识而将食盐与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氯化镁等)加以分离的结果.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大致如下:
【问题点拨】
1.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指导建议:可采用降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等方法.
2.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 g,这说明在__________℃时,__________g硝酸钾溶解在____________ 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指导建议: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说明在60℃时,110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3.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为什么要特别指明温度?
指导建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相同,所以叙述溶解度时要特别指明温度.
4.分析图9-12和9-13,从中可以看出固体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指导建议:固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大致可分成三类:(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但变化很小;(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5.为什么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这是为什么? 指导建议:人的身体内含有氯化钠,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炎热的夏天或在高温下工作和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氯化钠就溶解在汗水中排出体外,所以汗水有咸味;但随着水分的蒸发,能溶解氯化钠的溶剂越来越少,溶液达到饱和之后,继续蒸发水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九年级化学溶解度例题解析(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