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一﹑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定义与分类
(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定义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运行机制、制定程序和方法及与准则制订相关的所有内容。世界各国由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采取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亦有所不同。但是,各国的制定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验积累、教训以及国际间的相互借鉴,各国的制定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从而促进了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
(二)典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分类
根据对会计准则制定公平与效率的不同追求,可以将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分为三种:①公平导向型模式,或称民间组织制定会计准则模式。这个负责制定会计准则的民间组织就成为各个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平台,大家可以在此畅所欲言,表达各自心声。由民间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可以保持会计准则制定的公平性。②效率导向型模式,或称政府组织制定会计准则模式。政府拥有权力优势,可以省去冗长的讨价还价过程,加快会计准则制定的速度,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③公平效率兼顾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民间组织负责制定会计准则,政府机构有监督、管理的权力。这种折中方案虽兼顾公平与效率,但也可能两者都顾不上。这三种模式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应该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以及经济文化背景来进行取舍。
二﹑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的差异
(一)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不同
由于经济体制、政治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力度、各种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和方式的不同,各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表现出极明显的差异。美国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代表,私有制企业占绝对优势;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在数量上占少数,却在各类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中占87%,证券市场极为发达。这种经济体制环境决定了美国会计准则的目标主要是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其中尤其注意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在宏观经济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的目的不仅为一般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而且要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服务,为国家管理部门了解国有资金的保值情况并作出投资决策服务。尽管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和会计核算方法尚不能完全满足这种特有的要求,但我国会计准则的设计和制定是向这个方面发展的。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环境因素不同
1、经济因素
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准则的产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最终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特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与启示(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