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摇尾,或拱背、鸣叫,病后期精神沉郁。左侧腹下轻度膨大,肷窝略平或稍凸出,触摸稍感硬实。瘤胃蠕动初期加强,以后减弱或停止,呼吸迫促,脉搏加快,粘膜呈深紫红色。如果没有并发症,则体温正常。过食豆类精料引起的瘤胃积食,通常呈急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侧卧、脱水以及酸中毒症状。 3、预防措施 主要是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定时定量饲喂,日常搭配饲料要适当,不要突然更换饲料,饮水应充足,适当运动,防止过食,治疗原发病。
4、治疗方法 (1)停止饲喂1天左右,保证充足饮水,并进行瘤胃按摩。(2)投喂健胃药物如姜酊、陈皮酊等,以促进消化。(3)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30~50毫升。(4)适当投喂中性油或盐类泻剂,以清除胃内容物
十五 瘤胃臌气
本病是由于过量采食易于发酵的饲料和食物而在瘤胃内过度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容积急剧增大,胃壁急性扩张,并出现反刍和嗳气障碍的一种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放牧时,可致大群羊急性臌气。
1、发病原因 原发性瘤胃臌气主要是由于羊只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所致,如初春季节的嫩草、青贮饲料、豆科植物等,过食大量的豆饼、豌豆、雨后的青草,霜、冷及国带露水的牧草,腐败的或带有霉菌的干草也可引起臌气。继发性瘤胃臌气则多见于前胃疾病和食道阻塞等疾病。
2、临床症状 本病常于采食易发酵的饲料之后迅速发生。特征性症状是左侧腹部急剧膨胀,病羊表现不安,不断回顾腹部,拱背伸腰,叩疹左腹部会出现鼓音,按压时会感到腹壁紧张。病羊食欲消失,反刍和瘤胃蠕动停止,粘膜发绀,心律加快,呼吸困难,站立不稳。
3、预防措施 (1)放牧之前的一周,应在放牧之前先给予一些干草或粗饲料,或先在差的草地上放牧,或限制采食的时间。(2)幼嫩的牧草,特别是豆科植物,应晒干后再喂,多汁和易发酵的饲料应定时、定量饲喂,喂后不应立即饮水。(3)尽量避免在潮湿、有雨水或有露水的草地上放牧。
4、治疗方法 (1)臌气严重时,应立即进行瘤胃穿刺放气,放气后可用鱼石脂、乳酸各2克,用陈皮酊20毫升溶化后加适量温水注入瘤胃。(2)对泡沫性臌气,可放气后注入青霉素200万国际单位,豆油或棉籽油30毫升
十六 胃 肠 炎
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重症炎症过程,多以肠炎为主。
1、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不当是该病的主要原因。如采食了大量的冰冻或发霉的饲草、饲料以及有毒植物、化学药品,或误食了农药处理过的草料等均可致病。另外,某些传染病、寄生虫、胃肠病均可继发肠炎。
2、临床症状 病羊食欲减退或废绝,口腔干燥发臭,粪中有时混有血液及坏死的组织片。由于腹泻下痢,可引起腹水。当病羊虚脱时则不能站立或卧地,呈衰竭状态。 继发性胃肠炎,首先会出现原发病症状,然后再呈现胃肠炎症状。
3、预防措施 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不喂霉烂变质和冰冻饲料,饲喂定时、定量,饮水应清洁、干净,保持畜舍内卫生、干燥、通风。
4、治疗方法 (1)人工盐15克,石蜡油30毫升,成年羊一次内服。(2)磺胺脒0.25克×8片,小苏打0.3克×8片,加水内服。(3)青、链霉素各80万单位,一次肌注,每日两次,连用五天。(4)当脱
水时,先用糖盐水200毫升补充体液,然后用10%安钠咖2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羊疾病预防(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