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敲的
找出这个进程的PID,然后用kill -9 [PID]来删除进程
1.4.10
可以先用file来查询该文件的格式,如果是普通文件,则可能是权限问题。
也可能是该文件含有隐藏属性,可以先使用lsattr来查看,再以chattr来修改隐藏属性。
1.4.11
在Linux系统下,使用者和群组都是以ID的格式来设定的,所以使用者为UID,群组为GID Linux对于档案权限也是使用UID/GID来分辨。
UID的等级主要分两种,一种是root,其UID为0,其他为普通用户,UID非0
1.4.12
/etc/passwd以及/etc/shadow和/etc/login.defs
1.4.13
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服务的基础知识,身心健康、有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4.14
/etc/init.d下面的文件
1.4.15
chkconfig–del cron
ps aux |grepcron找出PID,然后用kill -9 [PID]来关闭
1.4.16
/etc/boot.local
2.7.1
第一层:物理层,该层主要定义了最基础的网络硬件标准,包括各种网线、各种无线连接方式,各种设备规范,各种接头的规则,传输信号的电压等,定义了与硬件有关的标准。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由于传送数据的网路媒介是以电子信号进行传送,所以我们的数据要使用这样的信号传送时,就需要制订各种网络形态的帧(Frame),才能确保数据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媒介进行传送的操作。所以,在这一层中制订了Frame的格式以及通过网络的方式,包括帧的数据格式,错误控制,流量控制,检查数据传输错误的方法等,都在这里控制,既然与帧有关,当然这个层级就与MAC有很强的相关性了。目前Internet使用其实是IP来进行连接的,但硬件数据却是由帧所传送的,为了要将两者对应(MAC与IP的对应),就需要通过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这个协议来帮忙解析。
第三层:网络层,该层定义了IP协议,同时也定义了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建立,终止,维持,数据包的传输路径选择等,因此这个层级当中最重要的除了IP之外,就是数据包能否到达目的地的路由概念了,此外,网络层可以涵盖实体层与数据链路层,通常我们不需要设置硬件与相关MAC的数据,就是因为网络层已经隐藏了下面两层,我们只要设置好IP就能够上网了。
第四层:传输层,该层定义了发送端与接收端的连接技术(如TCP技术),同时包括该技术的数据包格式,数据包的传送,流程的控制,传输过程的帧测检查与复原重新传送等,以确保各个信息数据包可以正确无误的到达目的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鸟哥的linux私房菜_服务器架设篇第二版习题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