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 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应征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报告和监督,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的会计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经济预测、分析、参与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活动,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生产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师是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对永恒的矛盾。为缓和这一矛盾,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的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计量、计算、记录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并将其与以往资料和他人的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在这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会计。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会计阶段,一般是指复式记账法出现以前这一段漫长的时期,有人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已有反映经济情况的简单的记录和计算。但是,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有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入、支出等事项记载下来,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之后,它才逐渐地从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并产出了从事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已官厅会计为主,会计核算采用单式记账。
第二阶段是近代会计阶段,这一阶段是从运用复式簿记开始的。有人认为,在近代快阶段,有两个重要事件,称为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一是复式簿记的产生,中世纪地中海的一些城市,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日益发展的商业和金融业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已经流行于这三个城市的复式记账方法。为适应实际需求,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理论上的阐述。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复式簿记方法才得以在欧洲和世界推广,开创了近代会计的历史。实践也证明,只有复式簿记,才能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记录,也只有复式簿记,才是会计与统计相区别,并带动了其他会计方法的发展,使会计成为一门科学,因此,复式簿记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发明与创造,在理论上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是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协会的成立。从15世纪至19世纪,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仍然是比较缓慢的。知道9世纪,英国进行了产业革命,成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产生了适应大生产需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引起了会计内容的变化,会计服务对象扩大了,会计的内容从记账、算账、发展到编制和审查报表,并且企业会计还需要接受外界的监督。所以,1845年在英国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协会~爱丁堡会计公会,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在
近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是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以企业会计为主,会计核算采用复式记账,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成为一门科学。
第三阶段是现代会计阶段,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会计所计算和考核的内容、范围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也使会计目标、会计所遵循的原则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范围等随之而不断变化平日趋完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对会计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会计领域,是会计在操作方法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两大会计分支,即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主要描述已发生交易和事项的会计~财务会计何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的进行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资料、着眼于将来、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活动及效果的会计~管理会计。在这一阶段,会计的特点是为适应竞争的需要,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会计理论逐渐形成;会计规范逐渐国际化;有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将特定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以货币
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汇总和记录,但货币并非唯一的计量单位。 2. 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方法是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
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等构成,三种方法之间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方法体系。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的基本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称。会计核算方法主要由以下七种方法构成:
(1)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
行进一步的科学分内。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页户头,账户具有一定格式,可以继续。系统的登记某一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
(2) 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企业单位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
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反映之一经济业务来龙去脉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3)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
责任的书面证明。是会计登记账簿的依据。
(4) 登记账簿。账簿是由若干张相互联系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账
页所组成的簿籍。登记账簿是会计运用复式记账的原理,将数量繁多的会计凭证分门别类地在账簿上进行连续、完整地记录和反应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5)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费
用,按各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进而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6) 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对企业的各项资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
和核对,查明其实有数,并将实存数与账存数进行核对,确
定账实是否相符,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根据实存数调整账务,以确保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7)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以账簿资料为依据
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或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种报告性文件。
以上这其中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
3.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种基本职能,即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以会计语言
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4. 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他疏于管理的范畴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会计在不断地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会计的职能主要有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绩效评价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题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确认是指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依据一定的标准,辨认和确定特定会计主体中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是否可以转化为特定期间的会计信息,以及确定其所属的会计要素类别的过程。
记录是指对经过会计确认的每一笔交易和事项,运用预先设计的账户,按复式记账的要求,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账簿中加以登记
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专业方法对所记录的内容进行计算、汇总。报告是指将经过综合性在加工后总括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以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提供给财务报告使用者。 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是:
1. 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从价值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人们不可能简单地将不同类别的经济业务加以计量、汇总,只有通过按一定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后生成,并以价值量表现的会计数据,才能掌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因此,虽然会计可以采用三种量度,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但是在商品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会计核算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是以货币量的为主,以实物量及劳动量度为铺。
2.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核算的完整性、连续性和
系统性,是以资料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的保证。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是指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会计核算的连续性,是指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有任何中断,会计核算的系统性,是指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资料能够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可以揭示客观精进活动的规律性。
3. 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在对已经发生活动进
行事中、后事核算的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一节 会计概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