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0-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9月3日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

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9月4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授课时间:9月5日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问: 课文中的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为了解课文内容,进入采访角色做准备。

2.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呢? 3.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很快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过渡: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爷爷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苗苗给季老提了哪些问题。 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在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学生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过渡: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 交流预设:

⑴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 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⑵ 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 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 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⑶ 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 “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 ② 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四、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读 1.过渡激趣:

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的对话内容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

2.揣摩人物的特点。

3.说一说季老与苗苗分别有什么特点?

4.自由读课文,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5.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6.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全班对他俩的朗读进行评价。 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 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六、扩展阅读,鼓励综合性学习

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2.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 ⑴ 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⑵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⑶ 辩论:

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概括出读书的方法。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比喻。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收集有关书的名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9月6日

一、谈话导入

1.交流收集的有关书的名言。老师出示: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

世界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做了献词:如果你独自架舟进行世界旅行,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你会带什么?她带的是一本书。以此做为献词的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

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并理解“侣”的意思。

过渡: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读准生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三、指导朗读 感悟课文

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出示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学生相互讨论,试着回答问题。

4.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514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