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教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0-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四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2、4、6、7、9~14题、“动脑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1.口算: 学生抢答:

0.24×2= 10×0.36= 0.8×4= 4.3×100= 4.2×0.1= 0.9×0.4= 5.9×0= 4×2.5= 0.3×0.8= 0.42×10= 0.5×5= 0.18×5= 2.笔算:

6.52×27 0.32×1.25 0.008×0.425 10.9×0.38 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两个因数一共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

笔算:0.85+1.942 5.1-2.09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

47 ×0.05( ) 6.9 ×0.38( ) 4.2 ×1.8( ) 4.08 ×0.08( ) 0.9 ×0.7( ) 6 ×0.07( ) 二、巩固练习

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 (1)3.5×1.2 (2)3.5×0.8 (3)3.5×1 2.4×1.5 2.4×0.5 2.4×1 5.2×2.1 5.2×0.7 5.2×1

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师总结: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3.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小组讨论,得出题目信息,并独立列式解答。 教师强调:仔细观察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单价、质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题目。单价可以通过秤的下方得知,而水果的质量则可以通过秤上的指针得出。 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

妈妈带小明到超市去买水果。你能帮小明的妈妈算算价钱吗? 苹果每千克4.8元,妈妈买了2.5千克,妈妈应付多少钱? 香蕉每千克5.9元,妈妈买了3.8千克香蕉,25元钱够吗? 5.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要根据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来决定因数中的小数位数。 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动脑筋”

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kg,大水桶能盛水11kg。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5kg水来? 组织学生思考。

答案提示:先把小桶装满水,倒入大桶中,如此反复3次,现在大桶内11kg,小桶内剩下1kg。把大桶内的水全部倒掉,把小桶内的1kg倒入大桶中,再把小桶装满,倒入大桶中,这时大桶内就有5kg水了。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二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第五课时 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2.按要求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0.9846

保留三位小数( ) 保留两位小数( ) 保留一位小数( )

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学习例题6: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1)例6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别是: 。 。 (2)该题的列式为: (3)计算结果是( ),这个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它的( )位,是根据( )法保留的,最后的结果是( )。

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要保留一位小数时,看( )的数字,要保留两位小数时,看( )的数字……,该数字如果大于(或等于)5时,就( ),如果小于5就全部舍去。 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2.做一做。

(1)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下面各题的积都是保留两位小数,判断对错,并把错题改正。 3.拓展延伸。

出示生活中要按实际情境取近似值的实际例子:(出示题目):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5×27=364.5(千克)

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约等于365千克,有的可能约等于364千克。 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到底应该保留多少呢?

通过讨论,学生会得出:364.5不够365千克,所以27箱不能装365千克土豆,只能装364千克。

接着提问:如果是做衣服用多少布料,保留整数时要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如果要算能装多少东西或用多少材料,即使小数大于四也要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按题目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乘积。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积的近似值的。

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3. 85×2.5=9.625(元)≈9.63(元)时,问:题目没有要求取近似值,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你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呢?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处理。 强调: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因此9. 625要约等于9.63。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生1:这节课我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生2:我还学会了有时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来求积的近似值。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0.049×45≈2.2(亿个)。

0 .0 4 9 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 × 4 5 出结果。 2 4 5 1 9 6 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2 .2 0 5 ↑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第六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12例7及练习三第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猜想、合作交流,验证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⒈直接写得数。

(1)0.5×0.2= (2)50×0.2= (3)500×0.2= (4) 2.5×4= (5)2.5×0.4= (6)0.25×40=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514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