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
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另外还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 五.作业:课本17页练习四第3、4题。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
教案内容:第16页的例8 教案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 巩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简便算法。 教案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 教案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案过程: 一、复习沟通 口算比赛:
5×30= 100×10= 8×60= 5×70= 300×6= 40×20= 18×20= 30×50=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 出示例8,学生独立口算。
2.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这些题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以第一题为例)
(1)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末尾再添写两个0,得4000。
(2)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这样在4的后面就有1个0,再添上80和50后面的2个0,就可以知道4的后面有3个0,得4000。
3. 教师再出示更大数目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7000×30= 360×50= 800×300=
300×400= 600×400= 2400×400= 4. 让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并通过讨论找到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5. 教师总结用整十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第16页“做一做” 2. 练习四6---11题
板书: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估算
80×50= 12×40= 400×20= 14×50=
700×30= 360×50= 800×300=
11
最新Word
300×400= 600×400= 2400×400=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教案内容:第20—21页例9 教案目的: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会写、会用“≈“。
教案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案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案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 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2. 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 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案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12
最新Word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2)当4 89≈4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85≈ 16498≈ 2510≈ 40938≈ 76560≈
板书: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208≈200 987≈1000 927≈900 892≈900 517≈500 671≈700 439≈400 152≈400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教案内容:第16页的例8 教案目的:
1. 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 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案重点: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 教案难点: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案过程: 一、复习沟通
1.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3509 1408 3492 78523 二、结合实际,探究新知
1. 结合实际说明估算的用处,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估算。
2.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怎样进行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将三年级各班人数列表,让学生估算三年级大约有几百人?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总人数 51 52 49 53 50 (这里可以绫孬地的实际情况,列举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 3. 出示例10
一个枣园收小枣816千克,收的大枣的重量是小枣的3倍,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
13
最新Word
(1)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直接估算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想:
①大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00,所以就用80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00千克。
②小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20,所以就用82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60千克。
③也有可能把816看成810,然后乘3,得2430的。
(2)小组讨论,看哪种估算方法更快?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第一种估算方法更快。
(3)学生讨论这种估算该怎样列式解答。 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 816×3
② 800×3 ③ 816×3
≈800×3 ≈2400(千克) ≈2400(千克)
=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4)用题目所给的准确数实际乘一下,比较估算的结果2400与准确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与2448非常接近,2448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400。 (5)教师小结。
首先根据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然后与乘数相乘,相乘 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
其次再强调要用“≈”和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4. 学习例11 (1)出示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直接根据例10的知识解答。
(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注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 (4)利用准确数实际相乘进行检验,比较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相乘的结果是否接近。
5.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第22页做一做。
6. 师生总结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被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相乘。
(2)乘得的积与横式之间要用“≈”, 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1. 例11后的做一做。
2. 练习五的第4、6、7、8题。
板书: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14
最新Word
816×3≈ 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295×9≈2700(M)
答:王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M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
教案内容: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案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
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数学教案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
的应用意识。
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