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8-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为了以示区别,一般将净利润加上折旧称为内部产生的资金,以下称为公司内部资金,或称为公司经营产生的资金。从长期来看,净利润加上折旧是一种用来测量公司产生现金流量能力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现金流量表:体现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有许多演示现金流量表的方式。下面所选用的演示方式可以展示三种层次的现金流量,能够看清公司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

1.营业现金流量

内部资金,也就是“净利润+折旧”,传统上狭义地称为“现金流量”。这个数值有时候是正值。但是如果公司经营行为促使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应付账款不变,结果就会造成公司现金量的减少,而内部资金却保持着同样的水平。基于上述原因,为了真实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需要从内部资金中减去流动资金需求的增加部份。相反地,如果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提高了而且应收账款的回收期缩短了,就会从存货和应收账款中多出一笔现金,于是就在公司内部资金中加上流动资金需求的减少部分。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一概念,也可称为公司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内部资金-流动资金需求的增加+流动资金需求的减少

公司经营现金流量是财务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术语。该术语用来测算公司通过日常经营行为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因此也可以用来评估公司生存能力以及长期成长能力。如果一段时间以内公司经营现金流量比较低,或者更糟糕的是负值,这就表明公司没有能力履行财务职责,或者无法提供确保公司有效经营以及提供将来滚动发展的资源。公司经营现金流量是公司长期成长的发动机,它为公司的投资计划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来源。

2.传统会计方法和以财务为中心的会计方法

传统的会计方法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而以财务为中心的会计方法则强调现金至上的原则。

【案例】

如果会计师报告上一季度公司产生了1000单位的现金流量(也就是公司内部资金),你应该相信你所看到的,甚至只相信你所能触摸到的。如果你要求会计师向你真实地展示那1000单位的资金,你的会计师会辩驳说生活可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公司的存货由于市场中的某些困难而积压起来,另外由于公司客户所面临的困难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加了许多。换句话说,很有可能公司内部产生了1000单位的资金,但是同时公司的流动资金需求也可能增加了1000单位。

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是负值的时候,就像是一对夫妇要靠借钱来购买每天的黄油和面包一样。如果一对夫妇为了长期需要而借钱,例如购买住房,那么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这对夫妇为了短期需要

而借钱,例如黄油和面包,来满足他们的流动资金需要,那么这样的生活就不会长久。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公司总现金流量等同于净现金状况的变量。净现金状况变量在前面已定义为流动资产的变量与短期负债变量之间的差额。流动资产变量包括现金、可流通证券、其他短期投资,短期负债变量包括短期商业银行借款、票据贴现以及其他带利息的流动负债。

净现金状况变量或者总现金流量= 流动资金供给变量-流动资金需求变量

如果总现金流量很大,这可能是一个较好的信号,表明公司拥有强大的能力,可以创造一些现金。但是,这也可能是一个负面信号,暗示着公司并未投资新资产和新技术以提升公司未来的生产力。甚至更糟的是,这可能预示公司已经将“传家宝”卖掉了,从而使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之中;或者预示公司长期负债显著增加,损害了公司健康的资产结构,从而使公司不仅面临较高的商业潜在风险,也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在将来可能为公司带来严重的商业危机或者经营困难。

另一方面,如果总现金流量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比较低,甚至是负值,这显而易见可能是一个不好的信号,表示公司已经缺乏产生现金的能力。但这也有可能预示其他的一些信息,比如公司正在进行巨额的投资,或者正在重整公司的资产,重新调整公司经营方向进入更为有利可图的领域,或者公司已通过支付过多的长期负债以调整公司的资产结构从而为公司拥有较好的未来财务状况做准备。

4.现金流量表的调整

将流动负债中的净变化,即新的流动负债用来偿付旧的流动负债,加入总现金流量的同时,减去流动资产的净变化而非现金的净变化,即可流通证券、其他短期投资等,得到资产负债表现金科目中的净增长(或者净降低)。经过这样的调整,就可以及时地得到一份完整的现金流量表。

基本的会计假设

1.货币计量原则

财务报表只记载能够用货币反映的事物。一家公司的最佳资产有可能是其优秀的员工或者市场中的声誉,或者研究发展队伍的创新能力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非常有价值的“资产”无法反映到财务报表中。

2.成本原则

会计准则更注重资产的成本,而不是它们的市场价值。

在人们的直观想象中,常常认为资产的价值不应当依赖原始购置成本,特别是那些长期资产,资产合理的价值应当是其市场价格。但是问题在于很难准确评估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甚至有时候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市场价值。大多数情况下对资产价值的评估都是个人观点,是主观上的臆断。所以面对这两方面的冲突对立,会计师们最终选择比较客观的历史成本,不过也有一些国家例如荷兰,是通过重置成本来衡量资产的价值的。

3.持续经营假定原则

持续经营假定原则是假定一家公司会永久性地经营下去,永远不会面临清算。所以,没有必要知道许多资产的市场价值,因为这些资产将在公司经营中持续使用,而不会很快地卖掉。

4.权责发生原则

这项原则认为当产品和服务提供时公司就实现了收入。事实上,正如前面提到的,如果公司的收入产生于产品售出的时候而非客户付款的时刻,就会导致收入产生和现金流入之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延迟。

5.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认为一段时期内与收入相关的成本才是该时期内的支出。换句话说,如果一家公司采购了一些商品,将商品放入存货,然后才销售出去。那么,公司财务报表中只在商品销售出去的那段时期内显示这批商品的成本,公司购买该批商品时或者客户付款时是不计入成本的。

6.保守原则

根据保守原则,会计师们只有在收入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才记载该笔引起股东权益增加的收益;而当费用有可能发生时,会计师就记下该项引起股东权益减少的支出。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看到,实际上财务报表并不能反映公司的所有情况。财务报表提供的关于公司收入和市场价值的信息有可能是扭曲的。不过,财务报表通常提供是可用的真实信息,只要明白报表的局限性以及报表所遵循的前提条件的严格性,财务报表就能成为进行分析和管理决策的坚实基础。

【本讲小结】

财务分析中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分析的重点。财务报表反映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损益表反映的是公司的赢利性,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公司资产结构,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公司资产流动性。通过财务报表,可以分析公司过去的财务状况,理解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甚至还可以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所以,财务报表是衡量公司过去、现在、未来财务状况的最根本的原始材料。财务报表的编制也必须遵守一定的会计假设,了解这些假设前提,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财务报表的局限性,真正从财务报表中得到真实、有用的信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445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