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教练分享智慧语言模式
我们开始分享教练技术的高级语言技巧--- 智慧语言模式
这些语言模式的作用是用于破除当事人的限制性信念,我们在信念那一部份曾经讲过,所谓限制性信念就是阻碍当事人获得更多快乐,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的信念。
比如说,我觉得我长得矮,所以没有人会喜欢我, 我声音不好听,所以不适合做培训师, 我是女人,所以不适合管理
——————这些都是限制性信念,
而这些限制性信念往往又非常大程度的影响了当事人去实现目标,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所以呢,要想有更好的人生,就需要先破除这些限制性信念,而智慧语言模式就是通过独特的语言,让当事人自省,看清自己思维上的盲点,破除阻碍自己成功的限制性信念,拓展它,然后自动自发的采取行动使自己进步,(我们昨晚分享的强有力问题发生器里的很多的提问方式也是智慧语言模式中的一部份), 第一 世界观法
现在哪位朋友想要拿自己的一些困扰来做一个练习呢, 用自己真实的困扰,我们来举例的话呢,可以让大伙更容易掌握并理解,好机会来了哈,想要的举手哈,如果大家暂时都还没有想出来的话呢,我就先举一个例子哈,
比如说,很多女性都觉得要事业就只能放弃家庭。
有些残疾朋友会觉得,残疾人就让别人瞧不起., 我们就用这个来举例吧,
第一,世界观:你觉得残疾人就会让别人瞧不起吗? 我要表达
的就是,一些残疾朋友自己限制自己,所以,第一种方法就是世界观法:你觉得残疾人就被人瞧不起吗? 提问:
嗯,如果这个残疾人回答你:我觉得就是残疾人会被别人看不起 回应:
这一种语言的作用是用以挑战当事人,这种想法是他自己觉得,他自己认为,不用着急哈,我们会一步一步的来,
第二种,反例法:
有没有人是残疾人却又受到了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并热爱的呢?
因为事实和假设是两回事,当事人之所以被一些信念所限制,是因为他把他自己的假设当成了事实,所以,我们需要去挑战他所谓的事实,
因为事实是无法被改变的,而假设则是可以令到当事人自己反省的,
第三种,下切模式,
我们今天所讲的所有语言模式都是用于去除当事人的限制从而让其自省,,之所以用提问的方法是让当事人自己去思考并重构自己的思维,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去除他原来思维中的限制,而传统的方式,是我们去告诉当事人说,你这样想是你自己把你自己限制了,是你自己不自信等等,这是说教,和讲道理,会引起抗拒,不但不会有
效果,而且会招致怨恨,会被当事人说:站着说话腰不疼,因此,我们有强有力的问题 来引发当事人自已思考,自己省悟,说第三种吧
限制性信念就像一桌子,桌面就是这个了限制性信念的表现,而桌子脚就是证明这个信念是对的证据,桌子脚越多,这个桌子就越牢固,所以呢,我们要挑战对方的限制性信念就需要去找到对方是用些什么桌子脚在支撑这个桌面的,即对方是用哪些证据在证明这个信念,如果动摇其中一条桌子脚,那么桌子就开始动摇了,因此就要下切了:是什么让你觉得残疾人被人瞧不起呢? 这样一问,对方一定会有大量的证据来向你展示,当你找到一些并不是真实的桌子脚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破解了,
比如说,他会说,我上次看到一个人用眼睛斜着看我了, 比如说,他会说,我上次看到一个人用眼睛斜着看我了,因为别人用眼睛斜着看他,也许对方是因为眼睛有问题也不一定,
下切的第二种模式, 具体方法,在现实的社会中有哪些残疾的朋友受到了别人的尊重呢? 那些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的残疾朋友,他们做了些什么,以致于人们要更加去爱护他们呢?
接下来,我们讲第四种了,
上推模式
上推有几个方向,第一找出意义,当你认为残疾人就被人瞧不起的时候,可以带给你些什么好处呢?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这个问题的威力非常的大,当事人会觉得一下子反
应不过来的,怎么会有好处呢,这只会让我觉得很不爽啊,事实上当事人一直要限于这样一种信念中是因为这个信念可以让他自己维持在一个受害者的角色里的好处,看,都是别人的错,我是无能为力的,我是受害的,所以呢,这个问题问完后,就不要再出声了,让他慢慢去思考了哈,这类的问题,基本上是不用当事人回答的,只是让思考,好了,我们讲
第五种:平行模式
NLP讲凡事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没有
方法,二种解决方法就是进退两难的方法,三个方法才是真正的方法,比如说,刚才我们在下切的时候问到一些问题:
那些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的残疾朋友,他们做了些什么,以致于人们要更加去爱护他们呢? 当对方回答后,我们就可以接着问:还有呢? 当回答了一个,继续问:还有呢? 除了上面你讲的这些外,还有呢? 这是非常好的拓展当事人思维的问法,有的时候,当事人说没有了,你就再问一句:假如你知道的话,还会有些什么呢? 这个问句的威力也是非常之大的,大家留意一下,这里面用到了一个词:假如...,这是催眠语言里的暗示词,给对方的潜意识一种信息,他一定会有一些资源的,平行的语言模式在刚才讲的其它的几种语言模式中都可以加入进去用的哈。 第二讲
上次我们讲了智慧语言模式的前五种:世界观,反例,下切,上推和平行今天我们接着讲
第六种 换框法
换框法也是NLP中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换框法也是我们平常所的换一种观念\\,其中包括意义换框法,
比如说,四川人说粑耳朵,意思是怕LP的意思,含有贬义,而我们用换框法则叫做爱LP,这就是意义换框法的实际运用,
再比如说,小孩子考试只考了59分,孩子说,这次又失败了, 这是负面的语言,NLP讲语言会影响思想,思想会影响情绪,而情绪又会影响我们的表现, 所以,我们用换框法把孩子的语言修正为:你还没有完全学习明白, 把失败转换为没有学习透彻, 这种称之为意义换框法.
再比如说,员工给你讲说,这个工作太难了,我搞不定, 同样我们
可以用换框法转换为:你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工作太难,搞不定,是把自己困在从过到未来的时间框架内,而转换后,则把问题锁定于过去 ---到现在为止, 意思是未来则是可能会找到方法搞定的, 这个方法在孩子被老师批评后,情绪受到影响时用会非常有效, 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家哭诉说,班上有一个同学在班上调皮,全班的同学都被老师罚站,感到很难过
一般来说,家长如果说老师不好,则影响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
的应受到尊重的地位.所以呢,用换框法则可以转换为:老师是为了让大家更有团队和集体观念,因为一个良好的班集是需要所有同学一起来维护和建立的. 这样就把老师的惩罚转换为对全体同学的一种训练, 可能有些朋友会讲,这不是阿Q精神么?而我的观点则是,不管它是什么精神,只要有效果就行.
接下来,我们讲环境换框法,所谓环境换框法指的是同一件事物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王青松讲巧妙回应术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