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非选择题111题(包括答案和每题解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非选择题111题(包括答案和

每题解析)

1.(10分)下图甲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图乙是B1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

(1)图甲中A、B、C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C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图乙中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多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B2中动物的食性________(是或否)会影响种群①、②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A中生物的数量会________。 (4)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为y,则x与y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群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竞争 生物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的制约 (3)是 减少

(4)x=y/100(若y=100x)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中A、B、C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C是分解者,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由图乙中两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看,两个种群之间呈竞争关系,由于受到资源、空间以及天敌的制约,种群②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多。

(3)B2是B1的天敌,如果B2中动物的食性变化可影响种群①、②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B1数量会上升,因此A中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4)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应按照传递效率10%计算,为y=100x。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试卷第1页,总97页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1)b 偏高

(2)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 (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1)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的位置,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动物中的标记个体数量偏小,由于计算中第二次捕获动物中的标记个体数量作为分母,因此计算数值比实际值偏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原本没有生物,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3)图乙中,A、D、C均指向B,说明B为分解者,A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D是第二营养级,C是第三营养级。所以A和B在碳循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7.5=20%;(4)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

3.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a),请回答:

试卷第2页,总97页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用 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在旅游观赏、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价值。 【答案】(1)生产者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2)12.7

(3)竞争 标志重捕 (4)垂直结构 (5)信息传递 (6)直接 【解析】 试题分析:(1)输入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一般有两个方面,主要的是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另一部分通过人工有机物投入,A来自生产者、消费者,应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2)能量传递效率等于某一营养级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比值,由图示可知植食性动物流入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为0.25+0.05+2.1+5.1-5=2.46,生产者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46+9+4+0.5-2=13.96,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13.96+70+23+3=109.96。则第一营养级(生产者)流入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96/109.96=12.7。(3)草鱼和白鲢均以水草为食,是竞争关系;草鱼在水塘中可随处运动,应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4)不同的鱼类在同一片鱼塘分层存在,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5)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 潜在价值等,科研、美学欣赏等方面的价值为直接价值。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6分)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__型。第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试卷第3页,总9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非选择题111题(包括答案和每题解在线全文阅读。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非选择题111题(包括答案和每题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15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