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TI杯)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区(县)、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4、本卷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均取10m/s2。 5、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6、本卷允许使用TI图形计算器。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质量m=0.5kg的木块放在倾角?=30?的斜面上,受平行于斜面的二个拉力F1和F2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10N (B)4.5N
) (D)0
(C)5.5N
F1 F2 ? 2.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到越舒适。由于“轿车加速度变化率”是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此可知,轿车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是(
(A)m/s
(B)m/s2
)
(D)m/s4
? ? (C)m/s3
3.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与竖直杆铰接。当竖直杆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轻杆与竖直杆张角为?。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角速度?与张角?关系的图像是(
0 ? 0 ? 0 ? 0 ? (A) (B) (C) (D) )
? ? ? ?
4.如图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
里向下海游1003 m处有一危险的急流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m/s,为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为
(A)2m/s
(
)
43
(C)3 m/s
83
(B)3 m/s
河岸 1003 m A 危险区
(D)4m/s
O ? F A B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由不可伸长的轻绳串连悬挂于O点,并由外力F作用于小球A而处于平衡状态。若要使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能保持30?。则F的大小(
3
(A)可能为3 mg (C)可能为2 mg
)
5
(B)不可能为2 mg (D)不可能为mg
6.如图所示,处于自然长度的轻质弹簧一端与水平木板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滑块相连。当木板绕左端轴缓慢地逆时针转动时,木板与水平面成夹角?。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3
及最大静摩擦因数均为3 ,则弹簧弹力F与夹角?的变化关系图可能是(
)
7.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斜面体A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 B 体B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设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为F,则相对地 A 面,作用力F(
)
(A)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 (C)不垂直于斜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斜面,做功不为零 (D)不垂直于斜面,做功不为零
8.某汽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与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在该P/kW m 2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从静止开始以0.5m/s的加速度行驶。设汽车100 质量为2?103kg,所受阻力恒为3?103N。则汽车能维持该匀加速度 行驶的最长时间约为(
(A)32s
)
(B)48s (C)60s (D)68s
60 20 0 10 20 30 v/ms-1 9.如图所示,转轴相互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相同
转轮,均以角速度?=8.0rad/s匀速逆时针转动。将一块均质长木板平放在两轮上,木板将随轮转动。设转轮半径R=0.20m,两轮间距d=1.6m,木板长度L>2d,木板与转轮间的动摩擦因数?=0.16。若开始时,木板重心好在右转轮的正上方,则木板重心到达左转轮正上方所需时间是(
(A)1.0s (B)0.78s
) (C)1.5s
(D)2.2s
L ? O O R d
10.质量为m的质点在空间O点处静止释放,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xOy竖直平面内的另一外力F作用,该力的大小为F=kvt,其中k为常系数,vt为t时刻质点的速率,F方向始终与质点的速度方向垂直。质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轨迹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3倍。则质点运动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
18m2g25m2g(A)25k2 (B)18k2
5m2g(C)9k2
9m2g(D)5k2
O x y
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选对部分答案得2分,有错不得分) 11.图为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时,某伞兵离机沿竖直方向跳伞的v-t图像。图中曲线
表明 ( )
v /ms-1 v2 v1 0 5 10 15 t/s (A)在0<t<10s内伞兵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B)第10s末伞兵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直至第15s末
(C)在10s<t<15s内伞兵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
(D)15s后伞兵保持匀速下落,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仍为v0,方向却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对物体做功为零 (B)风对物体做负功 (C)物体机械能减少mg2t2/2 (D)风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2mv0
12.将质量为m的物体A以速率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后,物体下落了一段距离,速率
A v0 v0 A
13.如图所示,系在轻绳上的A、B两球,从图示位置同时静止释放,两球向左摆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OA对A球做正功 (B)绳OA对A球做负功 (C)绳AB对A球做负功 (D)绳AB对B球做正功
)
O A B
1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相同的物块A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处于静止状态。假设物块A、B运动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现在物块A F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经过一段时间,A、B速度第一次相等。在 B A 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最大 (B)当A、B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C)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D)当A、B速度相等时,弹性势能最大 三.填空题(14分)
15.若地球可看成是一个质量均匀的球体,则其球心处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由支架竖直支立在水平地面上。环形细圆管的环形半径为R(比细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环形细圆管中有A、B两小球(可视为质点)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设A、B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环形细圆管的质量为2m,若A球以速率v1运动到最低点时,B球恰以速率v2运动到最高点,此刻支架对环形细圆管的支持力为mg。则与和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B v2 环形细圆管 v1 A 支架
17.一条弹性绳沿x轴方向放置,绳左端点在原点O处。用手握住绳左端点使其沿y轴方
向做周期为1.0s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波。
(1)当波传到x=1.0m处的M绳点时开始计时。此时波形如图所示。那么再经过_____时间,x=4.5m处的N绳点恰好第一次沿y轴正方向通过平衡位置。在图中画出该时刻的波形图。
(2)当绳的左端点的运动路程第一次达到0.88m时,绳点N的运动路程是_____m。 18.2009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的事件是:天文学家利用高能伽玛射线光谱,发现了无线电波无法检测到的脉冲星。研究发现,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短且较为稳定。(万有引力常量G=6.67?10
-11
Nm2/kg2)
(1)已知蟹状星云的中心星PSO531是一颗脉冲星,自转周期为0.331s。设万有引力是阻止脉冲星离心瓦解的主要力,由此可以推知PSO531的最小密度约为____。
(2)如果PSO531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相等,为M=2?1030kg,则该星的最大可能半径约为____。
四.实验题(共12分)
?s
19.瞬时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但在物理实验中通常只能通过-v= (?s为挡光片
?t
的宽度,?t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所经历的时间)的实验方法来近似表征物体的瞬时速度。这是因为在实验中无法实现?t或?s趋近零。
为此人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在倾斜导轨的A处放置一光电门,让载有轻质挡光片(宽
度为?s)的小车从P点静止下滑,再利用处于A处的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
挡光片 A P ?t。按下来,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
片重复上述实验,最后运动公式-v
?s
=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t
点开始在各自?s区域内的-vA,并作出-v-?t图如下图所示。
-v /ms-1 0.56 0.55 0.54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t/s 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任务:
(1)依据-v-?t图,简述-v与?t或?s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依据实验图线,结合实验原理,推导出-v-?t图线所满足的函数式。 (3)根据-v-?t图线所满足的函数式,求出挡光片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 (4)指出实验操作须注意和主要事项。
四.计算题(共74分)
20.(10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绕月极地卫星。利用该卫星可对月球进行成像探
地球 卫星 H RE R0 RM 月球
测。设卫星在绕月极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绕行周期为TM;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E,半径为R0;地球半径为RE,月球半径为RM。
(1)如图所示,当绕月极地轨道的平面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垂直时(即与地心到月心的连线垂直时),求卫星向地面发送照片需要和最短时间;
(2)忽略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对绕月卫星的影响,求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已知光速为c)。
21.(8分)如图所示,物块A和带有轻质弹簧的物块B分别以v1和v2的速率在光滑水平面上同向运动。其中弹簧劲度系数k=1120N/m,物块A的质量
m1=2.0kg,v1=10m/s,物块B的质量m2=5.0kg,v2=3.0m/s。 A B 求物块要碰撞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22.(12分)如图所示,小圆环A套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弧轨道C上,可以沿C轨道无摩擦滑动。轻细绳两端分别与圆环A和小物体B相连,并且挂在C轨道右上端的一个轻质小滑轮上。设小圆环A的质量mA=4.0kg,小物体B的质量mB=2.0kg,轨道C的半径R=1.0m。现在把小圆环A移动到半圆弧轨道C的最低点后无初速释放,求:
(1)小圆环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小圆环A上升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本题可以用图形计算器工具) 23.(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x,其右端B处国家利益一个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半轨道。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在A处。若用水平恒力F将质点推到B处后撤去,质点将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并恰好下落到A处。求: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质点做的功;
(2)x取何值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质点做功最少?最小功为多少? (3)x取何值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水平恒力F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24.(10分)甲同学设计了一道习题供乙和丙二位同学求解。乙同学和丙同学以各自的方法求解,却获得不相同的结论。显然,这不符合常识。请你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找出其中的原因。
附
甲同学设计的题:
如图所示,小球从倾角?=45?有斜面顶端A处以速率v0做平抛运动,落到斜面上B点时的速率为vB。若调节v0的大小,使vB的大小为2v0。求AB之间的距离。
乙同学题解:
1118v0222
设AB间高度差为h,由动能定理得:mgh=2m(2v0)-2mv0,AB=2h=2g, 丙同学题解:
由运动合成分解原理,B处速度正交分解得:(2v0)2=v02+vy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故vy
1221v0222=gt,且y=2gt,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故x=v0t,又AB=x+y,解得AB=2g,
25.(10分)试管置于离心机上,静止时呈竖直状态,
R 甲 乙 A v0 B 45? C R F A x B v1 v2
C B A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十六届TI杯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